1 / 8
文档名称: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9/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目的、用途、功能
该系统目的是运用两个无线收发模块实现向计算机传输信息的功能。在该系统中,用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另一块单片机来控制信号接收模块并将信息通过USART口传输给计算机。
该系统可方便的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扩展之后还可在计算机之间实现无线通信。
在该系统中,用两个NewMsg RF905C 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然后通过USART口将信息在计算机上显示。
软件设计思想、流程图
模块采用了NRF2401芯片进行无线传输,一次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总共为28字节,由于加入了包的校验机制,占用了第1,2字节,故只有后26字节可用,其格式为:1字节的“标识字节”+25字节的“数据段”,标志字节用来表示数据段中的数据的有效数,数据段用来存放用户的数据。注意:标识字节一定要正确表示后25字节数据的有效字节,否则在PC上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确标识出有效数据。
以下发送的原理示意图:
以下是接收的示意图:
详细软件功能
以下是主机完成一次发送的步骤:
在主机发送一个包前,先在“序号字节”标识好该次包顺序n,再在“标志字节”中写入0X22标志DATA包,最后在后26字节中打包好数据,最终发送出去,等待Twait时间接收从机的ACK包
若在Twait时间内等待到了ACK包,并校验ACK包中的“标志字节”是0X11和“标志字节”是步骤(1)中写入的顺序号n,则说明从机已经正确接收到了本次数据;若在Twait时间内没接收到ACK包,则说明可能是从机没收到本次数据包或是ACK包丢失,则重新进行步骤(1),总共尝试10次。
完成一次发送后,把“标志字节”自加1,为下一个包做准备
以下是从机完成一次接收的步骤:
从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检验“标志字节”中是0X22,说明是DATA包,则接收,否则丢弃该包。
从机检验“序号字节”,并以该“序号字节”的值作为即将发送的ACK包的“序号字节”的值
从机制作ACK包,并发送。完成一次接收
硬件设计思想、流程图
用一个Atmega16控制一片NewMsg-RF905C模块发送数据,另一个Atmega16控制另一片与电脑连接的NewMsg-RF905C模块接受数据并显示在电脑上。
详细硬件功能
一、模块介绍
(尺寸:44mm X 20mm 板厚:)
(1) 433Mhz 开放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最高工作速率50kbps,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内置硬件CRC 检错,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
(3) 最大发射功率:+27dBm,模块在以最大功率发射信号时瞬间电流<= 500mA
(4) - 工作,, . ,开阔地视距无干扰可通信2000米.
(5) 模块在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2ms
(6)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提供中断指示),可直接接各种单片机使用,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7) TX Mode: 在+27dBm情况下,电流为500mA; RX Mode:
(8) 标准DIP间距接口,接口完全兼容RF905B和RF905SE模块,可以和RF905B、RF905SE、RFC-30模块互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