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中华民国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完成于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
历史背景
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的大总统曹锟,然后邀请孙中山北上。等孙中山北上抵达时,冯玉祥已经与张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进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并废除了曹锟宪法,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国会。孙中山主张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段祺瑞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
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同年10月爆发反奉战争,1926年4月反奉战争失败。张作霖奉军占领北京,并与吴佩孚修好联合。段祺瑞下台。
1926年7月4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宣言中说:
“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间接即所以谋永久掌握中国关税之权,而使中国经济生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吴贼又见国民革命之势力日益扩张,卖国借款之狡计,势难得逞,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地,既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剩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国民党国民政府发动北伐的时候,段祺瑞已经下台。当时,北洋政府控制在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手中。直系军阀吴佩孚沦为附庸,占据两湖、河南三省和河北、陕西,控制京汉铁路。直系军阀后起之秀孙传芳占据长江中下游。
战争经过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进兵湖南,攻占平江、岳阳,歼灭吴佩孚的军队。8月26日,北伐军6个团对湖北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互有胜负,汀泗桥几度易手,27日叶挺独立团占领汀泗桥。之后双方又在贺胜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8月29日北伐军第4、第7军取得贺胜桥大捷,8月31日,大军集结
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向武汉三镇发动攻势,6日、7日分别占领汉阳、汉口。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吴佩孚率残部逃往河南信阳。至此,吴佩孚部队基本被消灭。
北伐军接着从两湖地区挥师东进江西,追击孙传芳,9月19日袭据南昌,为孙军击退。蒋加派援军二万人,10月20日第二次攻入南昌,又为孙军夺回。11月2日开始第三次进攻,4日克九江,7日克南昌,孙军大溃,精锐尽
丧,为北伐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1927年3月24日二军六军占领南京。另一支北伐部队,国民革命军笫一军等从广东出兵福建,于12月间占领福建全省,向浙江挺进。1927年2月底,占领浙江全境。3月22日一军进驻上海。
4月12日发生分共事变,宁汉分裂。4月19日武汉方面任唐生智为北伐军总司令继续北伐。5月南京方面北伐军也继续北伐。7月宁汉合流。8月中,东路北伐军在徐州战役失利,蒋中正下野,南京政府被新桂系把持。月底,何应钦、白崇禧指挥北伐军在龙潭战役中击败孙传芳对南京的反攻。9月11日,在新桂系及多位国民党元老的主导下,宁汉双方在上海商谈双方联合,排斥汪精卫,迫其下野。10月爆发宁汉战争。11月爆发广州张黄事变。
1927年12月3日至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会议的最后一天恢复了蒋中正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1928年1月4日,蒋中正到任,继续领导北伐。北伐军在占领河南之后,取得原属北洋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加入,1928年4月,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在滦州被彻底打垮,亡走大连,孙传芳在北京宣布下野,张、孙残部向北伐军投降。
北伐军行至山东时,日本一度出兵山东,暗助军阀张宗昌,杀害交涉员蔡公时,史称“五三惨案”。此时蒋介石与冯玉祥在济南以南的党家庄车站会晤,决定绕过济南,继续北伐,同时命令济南驻军一律撤出。避免再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则从外交交涉,分别向日军司令,日本外交部严重抗议,并要求日军同时撤出济南,同时请求英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