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设计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独立完成的。
设计内业详细资料有:路线设计,包括图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绘制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完成两公里横断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按要求独立完成。
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设计了路线、路面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此次论文。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
第1章绪论
工程概况
地形
本项目是四川绵阳某公路A标段设计,设计速度为40km/h。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六度区,,不需进行抗震设防。
地貌
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农田处有灌木区,农田多旱地。
工程路线属于西南部温润区,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C,全年无霜期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底,终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C左右,最低气温在0°C以下的天气集中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现在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2°C,提前半个月入春。夏季水量暴涨会冲毁路堤,这些会对公路交通构成严重威胁;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交通量
车型
数量
车辆折算系数
三菱FR415
250
五十铃NPR595G
140
江淮HF140A
100
江淮HF150
200
东风KM340
350
东风SP9135B
120
五十铃EXR181L
110
交通增长率:7%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该地区整个路段的自然地理状况,为整个路段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设计路段前应先确定路线的等级及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2章路线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要求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是路线平面设计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实践证明,直线长度过长或过短、曲线与直线、曲线与曲线配置的不适当也会导致行车事故,降低通行能力,造成行驶时间和运营费用的损失以及破坏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般来说,平面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 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应尽量满足。
4.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和连贯。
。
。设有三个弯道。为了避免给给驾驶者造成不便,设计时在曲线间插入了足够长的直线和回旋线。
(1)《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为宜。
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因而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为360m。
(2)《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两倍为宜。
表1-1
设计指标
规范值
采用值
设计指标
规范值
采用值
设计车速(km/h)
60
60
不设缓和曲线的半径值(m)
150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
150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100
1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50
50
最大横坡(%)
2
路线方案的比选
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本项目在l:1000地形图上初拟路线方案的基础上,并收集了沿线的规划、交通量、工程地质、道路、水文、环境保护等资料,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资料。
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000的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