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咬文嚼字ywjz.ppt

格式:ppt   大小:58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咬文嚼字ywjz.ppt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6 文件大小:5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咬文嚼字ywjz.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咬文嚼字
朱光潜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中巴晶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例1: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咬文嚼字释义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给下列文字注音
解释下列词语
援例锱铢必较
岑寂深恶痛绝
玩索索然无味
杀青尺牍
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xián
míng
zú
qìn
zăo
làn

, “咬文嚼字”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和精神?其实质又是什么?
,阅读或写作中为何要“咬文嚼字”?
①②③④⑤例各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的道理的?
分析作者观点
问题讨论
试说一说本文的中心论点
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体现一种什么精神和态度?其实质是什么?
在作者看来,阅读和写作中为何要”咬文嚼字”?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文章①②③④⑤例各从什么角度论证写文章一定要“咬文嚼字”的。
①例论证句式不同感情不同:②例论证字数不同意味不同;③例论证用字不同意境不同;④例论证写作要善用联想;⑤例论证“套板反应易流于滥俗。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思想感情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咬文嚼字
艺术的完美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随处留心思索
刻苦自励
推陈出新
时求精炼吻合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清·沈德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