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建环.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环.doc

上传人:n22x33 2015/9/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注意几个角度的区别:
赤纬δ:阳光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φ:当地的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太阳的高度角β:: 太阳方向(太阳与地球上某点P的连线)与水平面的连线。太阳方位角: 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既与季节有关,也与一天中的时间有关。
2太阳的辐射照度:1 平方米的黑体在太阳辐射下所吸收的热能。
3当太阳辐射遇到的是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质点时,波长越短,散射越强。这被称为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解释现象:雨过天晴,天空呈蔚蓝色。
4当太阳辐射遇到的是直径比波长要大的空气质点时,此时各波段的电磁波均被散射,这叫粗粒散射、米散射或漫射。解释现象:灰色而浑浊的天空
5云层、:日出、日落,太阳四周呈红色
6太阳总辐射强度包括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后到达地面,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随高度角增大而增大,随大气透明度变小而增大,;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7一天中,日出前,地面上总辐射收入少,其中只有散射辐射;日出后,随着太阳高度升高,直射和散射辐射逐渐增加。但直接辐射增加较快,即散射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成分逐渐减小;中午时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强度均达到最大值;中午以后二者又按相反的次序变化。
8自然的微气候;大气压力,风,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地层温度,空气湿降水
9大气环流:造成全球各地差异由于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均匀,造成赤道和两级间的温差,由此引发大气赤道和两极间的经常性活动,叫作大气环流。地球的自传和公转也影响了大气环流的走向。
10地方风: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高楼风、巷道风等。
11有效天空辐射温度:大气因被加热而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向地面进行长波辐射。衡量指标::地面与大气层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又称有效辐射)即为地面向大气层的辐射能量与大气向地面的逆辐射之差
13自然现象:夜间地面向天空发出长波辐射而降温,使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出现露,霜或者雾。
14小区风场形成机理;建筑物对来流风的阻碍和聚集作用,小区内太阳辐射导致各表面存在温差而形成的自然对流
15不当风场的危害负荷:冬季冷风渗透增加,热负荷增加遮挡通风:建筑物遮挡造成夏季自然通风不良热舒适:局部高风速影响人员行动,热舒适污染物排除:小区总体低风速导致建筑群内污染物无法有效排除卫生:建筑群内出现旋风,容易积聚落叶、废纸、塑料袋
16城市热岛产生的原因;辐射热少:城市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总体反射和地面长波辐射比郊区小,其热容量和蓄热能力都比郊区大。潜热散热少:由于植被面积小,不透水面积大,储藏水分的能力却比郊区低,蒸发量比郊区小,通过以潜热形式带走的太阳辐射热量也比郊区少得多。风速低、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大气透明度低,云量较高,夜间对天空的长波辐射散热受到影响,因此夜间市区与郊区的温差比白天更大
17防止热岛效应的措施;保护绿地、水体。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城市合理规划。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集中供热范围也是根本对策。
18影响城市微气候的因素;风场;城市热岛;日照与建筑物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