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攻击性行为.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攻击性行为.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1/7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攻击性行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果把利他行为视为善,那么攻击性很可能属于人性恶的一面。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倡性恶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是***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在人格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是性恶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类的攻击性是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类的固有本能决定的。其实攻击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反对那些图财害命、人身攻击、打群架等犯罪活动。因为这些行为是违反社会准则的,属于反社会攻击。同时我们会双手赞成警察开枪击中一个杀害无辜平民并把儿童作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因为它维护了公认的社会准则,属于亲社会攻击[1]。但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攻击性行为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任何一个社会,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其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的目的出发,都会对其成员之间的攻击性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20世纪以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攻击性行为的涵义、类型、研究方法、相关理论、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一、攻击性行为的涵义关于攻击的定义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论,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攻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包括把攻击看作是个体的特性,一种生物活动,一种反射作用,一种****得****惯,一种本能,一种可观察的身体的和言语的反应等等。有人把攻击的定义总结为三个典型的特征:(1)涉及到反应模式的结构的或序列的特征;(2)涉及到详尽的前提条件或引发因素;(3)涉及到活动的结果。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定义。(一)描述性定义攻击性行为的描述性定义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包括动作的模式、表情的模式、语言的模式等,这些模式通常是对自己或族群的生存有生物学意义****性学家在动物攻击性行为研究中通常持有这一观点。但是把这一定义应用于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攻击性行为的界定过分宽泛,同时又缺少对引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尤其是伤害意图与动机的限定。按照这一定义,一些本不属于攻击性行为的行为也被看作是攻击性行为。同样的动作模式有时是攻击有时却不是攻击。如医生给病人手术,虽然医生的行为可能会给病人造成伤害或痛苦,但是这类行为显然是不能看作是攻击性行为,因为它缺乏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基本要素——伤害的意图。可见,通过动作模式来判断是否攻击显然不尽准确[2]。(二)前提条件定义定义攻击的另一种方法着眼于攻击行为发生时存在的前提条件。这是一种被最普遍接受的攻击定义,这种定义是“攻击是一种以伤害他所直接指向的人为目标的行为”。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强调攻击有意性,即把意图引入了攻击的定义,弥补了描述性定义的不足。前提条件定义法的优点在于它抓住了人类攻击性行为的一个本质特征——伤害的意图性。但是这一定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人的意图、动机都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只能依靠对伤害者的外显行为的观察进行推测。人的行为意图是很难被推论出来的,有时一些非常小的刺激也会影响攻击,特别是在非常小的孩子中间。例如,保育院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有75%是由于所有物的丧失而引发的。如果按照这个定义,这些行为都没有伤害别人的意图,都不能算作攻击。因此,采用这种定义方法所导致的观察的信度与效度问题往往是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不易克服的困难。(三)行为后果定义这一定义强调要以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作为攻击性行为的界定标准。按照这一观点,攻击性行为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该定义的优点在于对行为结果可以客观地观察,因而不需要对行为意图或动机等主观状态进行推断。但是,同描述性的定义一样,缺点在于把攻击性行为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导致一些非攻击性行为(如牙医给病人手术、父母对小孩的管教)都被标定为攻击性行为。由上述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涉及行为结果、形式、强度、意图以及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所以在对其所作出界定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而不能仅仅以其中一种因素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或标准。因此,班杜拉指出,所谓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是人们依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征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3]。二、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攻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的攻击。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行为称为反社会攻击。例如人身攻击、***、打群架等无缘无故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是违反社会准则的,因而是反社会的。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