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番茄生长最适宜的气温在17-24℃,但其根系要求却在22-26℃之间,如土温升至33-35℃时,生长停止,而土温过低则根系停滞甚至受冻伤,因此,种植番茄必须要考虑气候条件对种植番茄的影响。
一、移植与准备
1、播种期:适当选择播种期,番茄的种植除了在天热的7-8月份和较寒冷的1-2生长受影响外,在全年都可种植,而最适合的季节是在秋冬时期。一年之中,如春播番茄,可利用农薄防寒育苗,苗龄35-40天移栽,3-4月开花结果,5月底可收获,如8-9月播种,苗期25-28天,10月份开花,12月可收获。
2、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子量25-30克,如种子发芽率高,可种植2-3亩大田。播种量要严格控制,如播种量过多,不但不能培育出壮苗,而且因苗数过密,可能致使幼苗徒长,且易生猝倒病。
3、种子浸种消毒:种子消毒的方法是,将已清除杂物,种粒大小较一致的种子用纱布包好,先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2-3小时,%的高锰酸钾液内再浸泡5分钟左右,再捞起阴干种身后可以催芽,约24小时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苗地选择和整理:为防止番茄青枯病,一定不要选择茄科和同科用过的苗地或田土,苗地最好选用新荒地和水稻田土壤,经犁耙翻晒后,可施少量的牛粪干粉,为了苗地的清洁和无青枯病菌,最好不施农家肥,而用新烧的火烧土或火灰代替。苗床的整理,土表层必须均匀细碎,且要平整,,畦高25-30厘米,播种前用800倍的百菌清喷施苗床消除病菌。
5、育苗期:苗期的长短影响到幼苗的质量,除冬季播种春季种植,苗期要求40天左右外。在春、秋二季种植的苗期,春季以25-28天为宜,秋季以18-20天为宜。
二、适时移植
大田种植番茄田块的整理,种植番茄的土壤不要选择前作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大田整理要求做到犁耗翻晒,土壤破碎均匀,按种植要求起畦、-2米包坑起畦,起畦后在畦面上施足基肥,可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基肥与表土层充分混合后开行种植,种植的要求按30×50厘米的规格双行种植,亩种植3000-3500株,移植时,选择适龄壮健的幼苗,带土移栽,茄苗种植后必须及时淋定根水,防止幼苗移植失水而死亡、缺穴。
三、田间管理
大田种植番茄,须要看茄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肥水管理,一般来说,当植株有l-2个花序并且座果后可以适施氮肥,可亩施人粪尿3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左右,以后可根据生长而定,可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作追肥。同时,注意用水,番茄定植后,一定要淋定根水,为尽快回青,春植番茄要连续淋水二天,秋植连淋三天,茄苗回青后,一般隔天淋水一次,在春夏多雨季节则注意排水,番茄喜欢湿润,但空气湿度不宜过大,切忌根系受浸。
四、茄树茎蔓的搭架、摘技、整理
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开花前后要搭第一次横竹作架,以后每生长25-30厘米长度再搭2-3次横竹架,并及时将番茄蔓绑在横架上,并均匀分布。如结果后基部老叶变黄,应及时摘除,以利通风,为促进尾期幼果成熟要进行打顶、整枝,如留一条主杆可将侧芽全部摘除,遮阴果穗的叶片亦部分摘去,以免消耗养分、传染病虫害。
五、促进座果的措施
1、不利因素:一般来说,番茄自播种后,长至2-3片叶就开始花芽分化,播后30-35天可见初花,40天后开花,花后两个星期可结果,但由于温度过高、过低、阴雨过多、光照不足,都可造成花芽发育不良,见花不见果,同时,徒长苗,苗期氮肥过多,气温在15℃以下都会影响花序分化和发育,这种情况在冬播番茄及春播番茄的1-2花序常常出现不开花结果,夏种番茄因阴雨多、光照不足也可致使落花落果。
2、措施:①可正确实施农业措施,采用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②利用植物激素,-D或四氯苯乙酸喷施,提高座果率。
六、病虫害防治
番茄常见的病害有幼苗期猝倒病、早疫病、青枯病、毒素病,其中以细菌性的青枯病为害最严重。害虫有:蚜虫、棉铃虫、斑潜蝇等。
猝倒病: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喷施,3天内喷施二次。青枯病:防治以防为主,要求选择无病或无带病菌的种子,严格选择种植用地,种植的土地最好做到,轮作,不管苗地或本田,最好能选用荒地,水稻田,可有效减少青枯病菌源。蚜虫、棉铃虫防治用功夫喷施,班潜蝇可用乐果防治。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番茄,原产南美热带高原原始森林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温室中栽培其寿命可长达2-3年。所需环境条件:
1、温度:番茄喜温,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低于15℃时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等生理性障碍发生;温度低于10℃,植株停止生长;低于5℃,时间一长会引起低温危害;-2~-1℃时,短时间内可受冻而死亡;温度高于30℃时,其同化作用显著降低;高于35℃时,生殖生长受到干扰和破坏;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