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美国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国史论文.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1/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国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萧条时代》这部著作共有十四章,从工业生产、男人、女人、小孩和黑人的生存状态、农村农业、文化艺术、电影娱乐、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在大萧条时代的社会全貌,再现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各个层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影响。我读后印象很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文仅就“新时代和它的承担者”这一章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在大规模生产的推动下,美国汽车工业、建筑业、收音机与家具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公用事业等飞跃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急剧提高,美国进入了所谓的永久繁荣时代,即新时代,殊不知这种“虚假繁荣式”的泡沫经济已经孕育了引发经济大危机的诸多因子。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有了新的发展,它已经达到了当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能允许的限度。垄断资产阶级为高额利润所驱,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大规模生产是以大规模消费为前提的,且这种合伙式的联营常常将许多产品的价格稳定在高水平上,大量工农群众由于工资实在太低难以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购买力而导致产品大量堆积在库房,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售卖产品,商业资本家大力进行广告宣传,尤其是以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引诱消费者,这对提倡节约消费和避免负债的传统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促进了美国民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新式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一时美国赊购之风盛行,以致广告宣传和赊购成为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商家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总是使消费者对当前处于不满的状态,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位银行家在与查尔斯·凯特的谈话中提到消费者的烦恼就是一直不停地更换新汽车和抛弃旧汽车,尽管旧汽车的性能依然良好,其宁愿负债也要追随社会变化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这位银行家终究经不起新汽车的诱惑而买了一辆以改变观念。但是这种大量预支社会购买力的消费趋势是难以长久地支撑一种从根本上失衡的经济的,其对美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继续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共和党总统赫伯特·胡佛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乐观主义态度成为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的一大诱因。胡佛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使其自始至终都主张自愿主义,反对联邦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在美国经济危机初露端倪时,胡佛宣称20年代的美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美国已经接近了废除贫困的最后胜利,强调在物质繁荣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诸如慈善、道德等方面的精神进步,物质繁荣与精神进步必须相协调。大萧条时期,胡佛在农业方面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干预农产品产量;工业方面,要求维持生产和现行工资政策;社会救济方面,呼吁城市和私人机构加倍努力进行救济,坚决反对联邦救济;杰拉德·斯沃普从垄断资本主义的长远利益出发,向胡佛提出了一个稳定工业和维持就业的计划,由于要求联邦干预过多,胡佛不仅反对,而且感到吃惊,甚至认为它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所有这些政策都是胡佛自愿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产物,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干预经济,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要尽力限制干预的广度和深度。显然,这些全凭自愿的政策的效力远远敌不过经济规律的威力,反而把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发展到了极端,使美国经济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