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目录一、力物体的平衡 1二、直线运动 2三、牛顿运动定律 4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5五、动量 7六、机械能 8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0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13九、电场 14十、稳恒电流 16十一、磁场 18十二、电磁感应 20十三、交变电流 22十四、电磁场和电磁波 23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23十六、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24十七原子物理 26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 28一、,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矢量。(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1)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2)按“性质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1)速度:.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