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初一语文文言文《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语文文言文《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1/7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语文文言文《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体会知己难求,知音难觅。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准确翻译课文,并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了解传说故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的感慨。
【学情分析】
《伯牙善鼓琴》一文,所讲的内容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不陌生的,因为小学的课外阅读里有现代文的《伯牙绝琴》的故事,七年级上册音乐书里有《高山流水》的乐曲,相信有许多学生对内容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前提下学习这篇文言文,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节】
一、解题导入:
《卖油翁》里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谁还记得“善”是什么意思?
《伯牙善鼓琴》(板书课题)
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几个字。
(明确:先秦时期的著名乐师伯牙擅长弹琴)
二、读文识字:
,初次感知一下《伯牙善鼓琴》。
在初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比较迟疑,应该是有些字音在作怪,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看看你会读吗?并且知道什么意思吗?谁会谁上黑板写出来。
①辄穷其趣②卒逢暴雨③善哉
④援琴而鼓⑤霖雨之操⑥更造
“拦路虎”,读起来就会流畅很多,大家再次放声朗读。
,看来字词没问题了,那同学们,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符号的,这去掉标点的文章你会读吗?谁来读读,你想读到哪里停就停,并且指名让下一位同学接着读。大家集中注意力,看会不会点到你的名字。
?
三、赏文识句
,其义自现,读过几遍文章之后,想必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同学们认为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谁来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伯牙善鼓琴”的?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现“善鼓”的句子。
(明确:志在登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请三位同学翻译这三个句子。
“霖雨之操”和“崩山之音”是在什么情况下所作?
(明确:“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谁来翻译?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是什么样的景色?给同学们看张图,直观的感受一下。这样的美景用音乐来表达,琴技果然高超,那这个“善哉”所包含的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赞赏、欣赏)
能不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师读“志在高山”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读“志在流水”师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莫道文字简,情深意也真!”
“高山、流水、霖雨、崩山”,那如果是“青松、杨柳、湖光、明月”呢?(大屏幕播放景色照片)请同学们仿照这两句话,也来写写。
志在青松,善哉,
志在杨柳,善哉,
志在湖光,善哉,
志在明月,善哉,
评语:风光如画,五班才子,又见今朝!
,我们再来听听到底琴声如何!(播放《高山流水》)
这首鼓琴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现在也作为成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