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功软件业的6大“文化指标”成功软件业的6大“文化指标”关键是我们管理的文化,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今天的爱尔兰软件出口量世界第一,出口总额超过85亿美元,提供欧洲市场60%的商业应用软件,软件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其GDP的20%左右,已经一跃成为世界“软件王国”。综览世界软件业,在业界纵横驰骋,首屈一指的民族是印度,国家是爱尔兰,地区是硅谷,公司是微软。为什么偏偏是它们崛起了,成功了,成为世界一流和第一?而世界各国成百上千个城市和地区在软件业的竞争中却不是平平淡淡,就是黯然收手?要发展软件业,不能不发现其中的真谛。制造业的光辉和桎梏20世纪留给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是制造业的观念和理论。这一管理文化至今仍垄断着工商企业界。工商界的领袖绝对是福特、杰克·韦尔奇和松下幸之助。MBA的教程在全世界几乎一律,MBA的学生犹如汽车和摩托车在成批生产。全球的工商业界只流传着一种语言:物质、权利、利益、等级、控制、计划、时间、纪律、工艺、理性、平衡、质量、精益、规则……所有这一切都是对产品、机械、制造、设计的管理语言。而且绝大部分组织、绝大部分行业都不分青红皂白,就是用这一种管理的文化在进行管理,包括创新业,人们几乎忽略了新兴行业的个性,忽略了它们赖以成功的文化特质。那么,爱尔兰、印度、硅谷和微软在文化特性上有什么共性呢?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特质是在整个文化体系上都没有非常发达的制造业的语言,即类似德国和日本的文化语言。爱尔兰、印度在软件业兴起之前都以农业立国,“硅谷”在历史上一直被美国人认为是美国东部的“殖民地”,从中可见其制造业落后的一面。在印度、爱尔兰、硅谷和微软,其大的文化背景是田园,小的文化背景是校园。田园和校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构成了那里基本的文化素质。微软建设的公司文化,与爱尔兰、印度、硅谷的文化不谋而合。公司的文化(表现为使命、经营理念、管理风格、交际和行为方式和公司与个人形象)与爱尔兰、印度的民族文化在特质上基本一致。微软的牛仔裤,硅谷的T恤衫,印度人的迷彩裤和爱尔兰人宽松随意的穿着,从形象的生活方式上显示出一致。校园式的公司是微软的基本风格。成功软件业的文化动因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微软的成功,具有与制造业不同的要素。它主要是智慧的成功,而不是劳力与技术的成功。从事这样的行业,公司的生产方式由体力转向脑力;由集体流水线的方式转向个人;生产从规模转向速度;产品从质量转向智慧、创新……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支持,德国和日本的文化特质明显与之不同。软件业的崛起需要如下的文化,如果不具有也要建设出这样的文化,以规律性的推动这一产业。●变控制为信任在创新业以控制为特性的管理已显得软弱无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发展,人对自由和自尊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控制为特性的管理也很难为员工所接受。信任将成为未来管理文化的核心。更由于以脑力劳动为主要方式的软件业,“生产”根本无法像物质生产那样被控制起来。在这里,信任是唯一的选择。公司里人们之间由上下级关系向同事关系、向同志关系移动。同事将转变为同志。这一转变相当简洁而精确地反映出员工间关系的质的转变。●变工作为生活和娱乐在一些创新业,尤其是娱乐、软件设计、媒体等行业,我们已经看到了工作、生活和娱乐之间的界限模糊一片。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写软件与中国画家作画一样,他们有这样的责任、自觉和兴趣,有瘾。你可以认为他们是在工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