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门式架
主卷扬机拉柱锤
副卷扬机压护筒
拉护筒
配电箱
行走底盘
载体桩: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桩构成的桩
挤密土体:夯扩填料时周围被挤密土体。
载体桩的持力层:直接承受载体桩所传递的荷载的土层。
被加固土层:载体所在的土层
填充料:为挤密桩端地基土而填入的材料,包括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等。
载体: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三部分构成的承载体。
钢护筒:钢护筒一般采用直径为325mm~80mm的无缝钢管
标准的三击贯入:指填充料夯实后,以锤径355mm,,,连续夯击三次后锤的累积下沉量。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迅速填入干硬混凝土进行夯实,夯填量以控制锤底出护筒1-2cm
柱锤:直径为250~700mm,长为3000~5000mm,~5t,用以夯实填充料和混凝土的锤。 7000斤。
~,~.05m。
浇注完混凝土后,拔出护筒时速度要均匀,含水率小的填土、粉土、粘性土,以1~2m/min为宜,对含水率较大的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砂土,以1m/min为宜,~。
施工夯扩体的投料量符合下列规定:
在基桩施工时,应采取相措施防止相邻桩的不良影响,且应控制邻桩的竖向位移,当邻近桩混凝土已经达到终凝时,邻桩的竖向位移,当邻近桩混凝土已经达到终凝时,邻桩的竖向位移不得大于20mm;若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相邻桩的竖向位移不大于50mm;
在满足以上情况下,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对于桩径为300~500mm的,。对于桩径大于500mm的,其填料量可适当增加
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迅速填入干硬混凝土进行夯实,夯填量以控制锤底出护筒1-2cm,或齐平为准。检查护筒内有无进泥或进水,并尽快浇注少了水泥浆或流态混凝土,在放置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若不能立即浇筑混凝土,应锤压孔底,放置泥浆进入护筒。
浇注完混凝土后,拔出护筒时速度要均匀,含水率小的填土、粉土、粘性土,以1~2m/min为宜,对含水率较大的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砂土,以1m/min为宜,~。
配置混凝土的粗骨料可选用随时和卵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且小于1/3主筋净距;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
对桩位进行检查,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群桩为20mm;单排桩位10mm。
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天;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对于淤泥质土不应小于25天。
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或遵守当地建设管理部门的规定):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通知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批准的变更通知;
3施工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4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及评定表;
5施工记录表;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8桩基检测报告
9基桩竣工平面图;
10桩基分布工程验收记录。
24、施工现场应配备的配套设备包括
1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设备;
2混凝土搅拌设备;
3混凝土运输设备;
4钢筋加工设备;
5 振捣棒等。
载体桩施工应具备以下资料:
1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桩基工程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及设计变更等;
3建筑场地和临近区域的建筑物、高压线路、通信线路、地下管道(管道、电缆等)、地下构建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4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 试装资料及成桩控制参数的资料;
6 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检报告;
7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材料。
26、施工现场应配备的配套设备包括
1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设备;
2混凝土搅拌设备;
3混凝土运输设备;
4钢筋加工设备;
27、。
28、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符合下列规定:
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4
3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径3倍以上;
4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装要对准空位,避免碰撞;
5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
10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