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篇1:
甲:同学们,今天是XX年3月12日,几天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那么关于植树节,你知道多少呢?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告诉你吧。
乙: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甲: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乙: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甲: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乙: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乙: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人们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使用价值。有了树,才会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数。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甲:树,它不仅防风固沙,根除风沙灾害,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他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做了不少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
乙:此外,植树造林还为人类提供各种有用的物品。如:在吃的方面有香甜的水果,有营养价值的茶油,有茗香四溢的茶叶,有滋补身体的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橡胶是工业原料,木材可以用来建房屋、造桥、修铁路,花炭森林可以做燃材,木材可以造纸等。总之树材的用处很大,对人类做出贡献。森林还能保护野生鸟兽。
甲:从大局上来讲,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树木变成沙漠,森林沙漠化会覆盖跟多的地区,所以植树是一件紧迫的事情。植树不光防止了土地沙漠化,还可以减少沙尘暴对人们的损失等等。
乙: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全国森林面积为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森林面积已达到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