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征文:让“十八大”精神引领师德建设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所作“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实事求是,凝聚了党心民心,为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千千万万人的神圣使命。“百年大计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近年来,我校着力于团队的打造,催生优师群体,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学校的飞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富有朝气的教师干部队伍。
学校领导集体是教师的带头人,一个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领导班子,是实现学校管理和发展目标的前提。近两年来,我校着力于推进精致化管理,尝试创新管理机制,打造管理团队,为蓬勃的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室二中心”的行政运行模式。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围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改革现行的管理机制,重新界定职能定位,调整职能部门,设立教师发展室、教学管理室、教学研究与课程开发室、学生发展与特色建设室、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学校中层干部校本管理任用机制。实行中层干部三年任期制、年度管理目标责任书制、部门周工作汇报制、行政值周日记等制度,完善教师“点评科室、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的校本考核机制,通过“深入一个班级、上好一门课程、参与一个教研组活动、带好一个年级、管好一个部门”,最终激活学校的生命力。管理机制的调整,更加密切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为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种意识”和“五个一”要求。“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争先创优意识;“五个一”即:学校管理干部每天要至少和一名教师进行一次交流;每天至少发现一处分管工作或责任区的工作亮点;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年级组或学校教研活动;每周至少听、评一节课;每月至少有一个创新的工作思路。推行“扁平化”与“走动式”的管理模式。在校长分管各部门工作的同时,建立校长、主任年段责任区,推行“高层面决策、低重心运行、零距离服务”的管理模式,实行有工同作、有责同当的“捆绑式”考核机制。
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管理者勤练内功,提升自身素质,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团结协作、务实高效、清正廉洁,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
二、强化师德建设,营造“校外尊师,校内重导,教师自律”的良好氛围。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为了对教师负责,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我们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校长信箱”,经常性地进行了学生、家长问卷,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性地进行问卷式的师德教育,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性;经常性的找教师谈心,交流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