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文档名称:

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166KB   页数:10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10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地质概况3
第一节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特征及柱状图3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其平、剖面图4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的采掘情况4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的预计水文地质条件4
第五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煤(岩)层预计***涌出量、煤层发火期4
第二章工程概况5
第一节巷道用途简介5
第二节巷道平面布置图5
第三节巷道工程量5
第四节工程施工安排5
第五节矿压观测6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7
第一节巷道断面7
第二节永久支护形式、支护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8
及其他设计参数8
第三节临时支护形式、结构、工作面最大、17
最小控顶距及平、剖面图17
第四章掘进方式19
第一节施工方法19
第二节探放水20
第三节炮掘工艺流程、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21
第四节综掘工艺流程、截割程序断面图34
第五节作业形式40
第五章运输方式及管理40
第一节煤(矸)的装、转、运方式40
第二节材料、设备的运输方式41
第三节运输管理规定及措施41
第六章通风管理43
第一节风量计算及通风系统43
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布置45
第三节综合防尘、防灭火设施布置46
第四节通风管理规定及措施49
第七章机电管理53
第一节设备配备表及在施工巷道中的布置图53
第二节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59
第三节供排水规定及系统60
第四节压风系统61
第五节机电管理及措施61
第八章劳动组织64
第一节循环图表64
第二节循环进度与班循环次数65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6
第九章煤质管理措施67
第十章安全技术措施68
第一节施工准备68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71
第三节顶板管理76
第四节爆破管理79
第五节防治水管理84
第六节机电管理86
第七节特殊安全技术措施93
第八节其它93
第十一章五大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100
附图:101
附件:作业规程会审意见书101
第一章地质概况
第一节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特征及柱状图
一、巷道位置及名称
煤层名称
2#煤层
水平名称
215水平
采区名称
二采区
地面标高(m)
549—605
采区标高(m)
146—189
工程名称
2-1001巷
地面的相对位置
本工作面地表位于辛置村南,地表全为农田耕地,无建筑物。黄土覆盖厚度平均130m,基岩厚度平均270m。
二、巷道及围岩特性
1、煤层赋存情况表:
煤层情况
煤层总
厚(m)

~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度)
7°
4°~ 10°
()()
煤层结构简单,含两层夹矸
煤质情况
Mad(%)
Ad(%)
Vdaf(%)
Std(%)
Qgr%(Mj/Kg)
煤岩类型
牌号





半亮型煤
1/3JM
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岩性特征


基本顶
K8细砂岩

灰白色,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片、空隙式胶结、中厚层状坚硬
直接顶
泥岩

灰黑色,均匀层理,半坚硬局部为薄层细砂岩


直接底
泥岩

灰黑色,平行层理,中下部局部含有2—3层菱铁矿结核
基本底
中粒砂岩

灰白色,呈中厚层状,分选中等,少量裂隙被方解石充填
普氏硬度
煤层
夹矸
直接顶
直接底




岩性柱状图(见附图1)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其平、剖面图
1、工作面内地质构造情况(见下表):






序号
构造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m)
对掘进面的
影响程度
F3
正断层
NE81°
SE
70
2
较小
工作面地质整体为单斜形态,构造简单,煤层走向NE32°,倾向SE,倾角4—10°。
2、工作面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的采掘情况
本工作面位于二采区东部,西北部为2011年采空区,西部为2005年采空区,东部、南部为未开拓区。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的预计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情况(见下表):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2#煤上覆的各砂岩含水层裂隙水为工作面的主要水源,其含水性微弱。
正常涌水量
8m3/h
最大涌水量
20m3/h
第五节掘进工作面周围煤(岩)层预计***涌出量、煤层发火期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
*** m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