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蜀相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蜀相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10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蜀相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蜀相》教学设计作者:金研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清原高中邮箱:jinyan8677@电话:**********邮编:113300《蜀相》教学设计辽宁省抚顺市清原高中金研【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①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人的情感。②指导学生掌握诗歌借景抒情、反衬等表达情感的手法。③教给学生高考“炼字”题的答题方法。过程与方法:①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诗歌意蕴美。②理解杜甫对“蜀相”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情境:观看教学辅助片《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星殒五丈原”等片段,感受诸葛亮这样一位贤相的高尚情操。二、情景导入: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写诗的圣人,那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读出他的“圣”呢?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己漂泊西南十余年,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但他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这是何等的伟大!忘记“小我”,时刻心怀“大我”,心系百姓疾苦,心忧国家命运,这就是杜甫的高尚之处。杜甫在《访诸葛》一诗中这样说:“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他屡次拜访此地,到底要寻找什么?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名篇《蜀相》,体会他的情感。三、走进诗歌1、诵读《蜀相》,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①多读,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②可以采取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都能够开口大声读。2、品味语言,探究问题。(1)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与情感。,都写了什么事情?明确:颈联和尾联。刘备三顾茅庐,诸葛辅助两主,星殒五丈原。?要抒发什么情感?仰慕其才华功业,自叹不如;惋惜其事业未竟,聊以自慰。3.“英雄”指什么样的人?包括作者吗?明确:泛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一切理想抱负没能实现的人。因为天下英雄,有着共同的抱负,面临共同的命运,才如此惺惺相惜,可以说后世的英雄为诸葛亮而悲叹、流泪,其实更为自己的命运而痛哭、流泪。南宋名将宗泽,为国事愤忧成疾,临死前就是诵读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死。? 诸葛亮杜甫志向抱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境遇刘备――三顾茅庐辅佐两朝,六出祁山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早年仕途坎坷晚年漂泊西南,疾病缠身怀才不遇命运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身先(已)老明确:既有对比失落的感伤,也有同病相怜的苦楚。。明确:壮志未酬。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诗歌,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结:当时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救民于水火之中。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这个角度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这里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贤相”的政治家诸葛亮自况,抒发个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