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汉字书写亟待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字书写亟待规范.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1/1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字书写亟待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七场复赛观后感
刚观看完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七场复赛,心中有颇多感慨,不吐不快啊!与前几次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不同的是,这次笔者专门留心参赛选手写字的规范化水平,主要是记录下选手们所写汉字的笔顺、笔形是否正确,而不管这些汉字是否符合比赛的标准答案。
比赛统计结果令人揪心
由于电视画面频繁切换,笔者无法观察到选手写字的全过程,只就所能看见的情形作了统计,结果在广西、辽宁、四川、河北4支代表队的16名参赛选手中,有13名选手不同程度存在着汉字笔顺、笔形书写错误的情况,%。
在笔顺方面,“卵”字最后写点,选手却写成了竖;“婉”字女字旁最后写横,选手却先写横;“甘”字最后写横,选手却写成了竖;汉字中的“区”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成了点;汉字中的“巨”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横;“登”字右上方部件应先写撇,选手却先写捺;……
在笔形方面,汉字中的“束”第二画是竖,选手却写成竖钩;竹字头的第二画是横,选手却写成了点;“膏”字最后部件的第一画是竖,选手却写成了撇;病字旁的第三画是撇,选手却写成了竖;“乌”字第一、二画分别是撇和折,选手却将其合二为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要是在汉字的笔顺、笔形方面也严格要求,绝大部分参赛选手都要提前离场。
这些选手都是各自分赛区的佼佼者,他们的汉字书写状况尚且如此揪心,广大中小学生的汉字规范书写能力的确令人堪忧。
规范书写利于亲近汉字
笔者注意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场比赛坚持到最后的三名选手(广西两位、辽宁一位),恰好是汉字规范书写能力最好的,他们的汉字书写不仅端正大方,而且在笔顺、笔画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堪称表现完美。
尤其是在本场赛点,两名选手(广西、辽宁各一位)经过了五轮对决,方才决出胜负,使得整个比赛跌宕起伏、悬念横生。记得最后获胜的那位小姑娘,在介绍她的短片中说:她从小爱读各种书籍,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比如《三国志》等。在读书时,遇到生字都要不厌其烦地查字典,要搞清楚它的含义、读音、笔画、笔顺,还要一笔一画地抄写若干遍,直到记牢为止。
笔者曾记得,在学生时代时,但凡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大都学****成绩优秀、为人处世圆通。这一现象表明,规范汉字书写对于我们熟悉汉字、亲近汉字、精通汉字、奠定汉字深厚基础、增进智力水平、提高自身修养的极端重要性。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要掌握规范汉字,平时就要下功夫,要勤查字典、多练****字。可是,在当今的学业压力和浮躁心态下,有多少孩子像这位小姑娘那样,静下心来,舍得花时间去查字典、去练写字呢?好多字词都认不得、认不全、写不出。缺乏了汉字基础,人们不得不感叹,当今社会连大学生、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汉语表达能力也在持续下降。这个能力可是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最大软实力啊!
规范汉字要有技术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然而,国家在推广规范汉字方面远不如推广普通话成效显著,规范汉字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通过推广汉语拼音来推广普通话,但是,国家推广规范汉字却缺乏相应的手段和办法。
学生书写汉字时没有了约束,先写哪一笔,往哪个方向写,完全没有了章法,以至于写出的汉字缺胳膊短腿,像“蟹爬”或像“蚁爬”。有教育家感慨道,这不是在拼写汉字,而是在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