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27 卷第 4 期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年 2 月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Feb. 201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竞合关系研究
焦爱英 1,2,马军海 1,王潇 2
(,天津 300072;,天津 300384)
摘要:在竞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新区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构建高新
区单一产业集群、两个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学模型,结合产业集群不同的生命周期进行数值模拟,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高新区;产业集群;竞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4–0050–05
0
引言 1 单一产业集群规模分析
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促使企业由零和竞争转向合作
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该区域产业承载能力的限
竞争,即竞合(又称合争)。耶鲁管理学院的纳尔巴夫和哈
制,设 x 为单一高新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数量,它随着时间 t
[ 1]
佛商学院的布兰登伯格在《竞合策略》中首次提出竞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各种要素组成
争合作(Co-opetition)的概念,用来描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结构不同,N 为高新区单一产业集群中资源所能容纳的企业
独特现象,但是他们提出,竞争是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合数量,它受资源条件限制,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制度环
作是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也就是说竞争与合作的对象是境、劳动力资源、技术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政府可通过调
各不相同的。合作竞争的实质体现在 3 个方面:互补是企整迁入率 k 与迁出率 m 来控制高新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规
业合作竞争的基本前提,双赢是企业合作竞争的结果,市模数量。建立如下的动力学模型:
场是解决合作和竞争矛盾的关键。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x
x=−−kx(1 ) mx
区(简称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是同时存在的,产 N
需要解释的是,将种群模型应用于人工系统,系统的发
业集群内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
展规模是有目标的,也就是 N 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包括:
任基础,形成了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基于资源共享和
自然资源主要指与产品生产和经营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
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合作[ 2] 。对其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的资源,如高新区的土地资源等;基础设施主要是指高新区
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的交通、运输、通讯、供电、供水等条件,它是集群企业赖
[3-4]
部分学者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竞合关系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基础设施的供给越充分,就
[5]
进行了研究;喻小军等依据生态系统种间竞争与相互依越不容易出现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等“拥挤现象”,高新区
存的特征,建立了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相互作用的模产业集群的规模就越大;制度环境包括法律法规、政府效率、
[6]
型,探讨了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规律;程胜分析了非正式文化习惯等制度因素,是集群生存的社会环境,完善的社会
集群、有组织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