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构造和成矿(资料汇编).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造和成矿(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5/9/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造和成矿(资料汇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摘自《论层间滑动断层及其控矿作用》
沈远超
1、层间滑动断裂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的蓬家夼、发云夼、郭城、大庄子等金矿的研究,对受层间滑动断裂控制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规律总结如下:
(1) 地(岩) 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断层-脉岩-矿体时空有序
层间滑动断裂控制了含矿层位,层间滑动断层发生于能干岩性与非能干岩性之间,层间滑动断裂带即为金矿化带,即具有地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的特征。同时,闪长岩脉沿断层分布,与矿层呈平行伴生关系。
(2) 成矿系统与构造系统密切相关
区域性层间滑动系统控制了矿带的分布,某一层次的滑动单独构成一个矿床,单一滑动断层控制矿体,不同小构造形式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如角砾状矿石的分布受构造角砾岩带控制,脉状-网脉状矿化受碎裂岩带控制,从而构成了多级控矿构造系统。
(3) 多层次滑动与多层次成矿
如蓬家夼、大庄子金矿产于盆地基底地层中,发云夼金矿产于盆地盖层中。
(4) 矿体产状缓、规模大,矿化-蚀变具一定的分带性。
(5) 成矿多期次多阶段。
如大庄子金矿体形成期经历了先张后压再剪切的过程。拉张阶段形成碎裂-角砾状矿石和张性断裂,挤压期形成石墨化矿石和透镜状构造,剪切期形成于矿化之后,主要表现为形成斜切矿体的断层和基性脉岩的侵入。
2、层间滑动断裂的控矿作用
层间滑动断裂对金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层间滑动断裂为岩浆-流体提供通道,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容矿空间。
(2) 控制成矿物质的来源
层间滑动断裂为低角度正断层,其上下盘切层断裂及羽裂发育,与大范围的围岩有良好的沟通性,便于热液运移并萃取成矿物质。
(3) 层间滑动过程中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在层间滑动过程中因构造-化学作用,断裂带中的物质成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蓬家夼金矿区蚀变岩的常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到断裂中心,Si 、Ti 、Ca 有规律地依次递增或递减,K在矿体中含量最低,这与钾化主要发生于矿体外围有关。在断裂带的中心部位,因Ca 、Na 大量逸散,而使Si 、Fe等元素富集。总的来看,从断裂中心向外大致次序为:Si 、Fe 、Mg、Mn、Al 、Ca 、Na 、K,这与孙岩等以韧脆性断裂的成型阶段为例,以元素的离子半径、离子比重为据,将造岩元素稳定顺序归为: Si 、Mg、Mn、Al 、Ca 、Na 和K(1998 ,孙岩) 的情况相一致,这是一种动力分异作用的结果。在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从长英质碎裂岩到矿化构造角砾岩带入Au、Co 、Cu、Pb、Zn ,带出Ba 、As ;从大理岩到硅化大理岩带入Au、Cu、Zn ,带出Ba 、Sr。
(4) 层间滑动断裂带构造物理化学界面作用, 具氧化性质的大气降水通过上盘裂隙向下渗滤,与下盘循环上来的含矿热液在层间滑动断裂带汇合,使含矿热液性质改变而卸载成矿。矿体的产出与层间滑动断裂带内的石墨片岩、薄层大理岩段关系密切,石墨片岩为矿质的沉淀提供氧化还原地球化学界面,并起屏蔽层作用。薄层大理岩受层间滑动作用而发生破碎、角砾化、并被磨圆,为矿质交代充填提供场所。
3、层间滑动断层及矿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位于胶莱盆地周缘的层间滑动断层的形成与胶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有关。元古宙本区形成一套火山岩、碳酸盐岩相沉积,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