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6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结构设计.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11 文件大小:7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结构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业1第十一章1错2对3错 4对5对6对7错8对9错10对1D2A3A4B5B6A7D8B9C10 ,设计时如何近似判断其为单向板还是双向板?答:四边支承的肋形楼盖为简化计算,设计时近似判断其为:l2/l1≥3时,板上荷载沿短方向传递,板基本上沿短边方向工作,故称为单向板,由单向板组成的肋形楼盖称为单向板肋形楼盖; l2/l1≤2时,板上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组成的肋形楼盖称为双向板肋形楼盖。2<l2/l1<3时,板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受力特征,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只适用于四边支承板。如果板仅是两对边支承或是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则无论板平面两个方向的长度如何,板上全部荷载均单向传递,属于单向板。?答:现浇楼盖的设计步骤:(1)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和墙体布置,确定柱网和梁系尺寸。(2)结构计算:首先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楼盖上作用的荷载;计算简图;根据不同的楼盖类型,分别计算板梁的内力;根据板、梁的弯矩计算各截面配筋,根据剪力计算梁的箍筋或弯起筋;其中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而截面配筋计算与简支梁基本相同。(3)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绘制施工图。。答:进行结构布置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使用要求、造价及施工条件等,来合理确定柱网和梁格布置。其布置原则如下:(1)使用要求,一般来讲,梁格布置应力求规整,梁系尽可能连续贯通,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这样不仅美观,而且便于设计和施工。但是,当楼面上需设较重的机器设备、悬吊装置或隔断墙时,为了避免楼板直接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或线荷载,应在楼盖相应位置布置承重梁;如果楼板上开有较大洞口时,应沿洞口周围布置小梁。(2)经济考虑,根据设计经验,经济的柱网尺寸为5~8m,次梁的经济跨度为4~6m,~,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过3m。(3)在混合结构中,(主次)梁的支承点应避开门窗洞口,否则,应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4)为增强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横向布置。?答:各截面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原则:a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同时两侧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b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即最小弯矩),应在两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c求某支座截面的最大负弯矩,应在其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两边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d求某支座左、右截面的最大剪力,应在其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两侧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答:弯矩包络图是计算和布置纵筋的依据,剪力包络图是计算横向钢筋的依据。?答: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如果采用上述弹性理论计算的内力包络图来选择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的。因为这种计算理论的依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认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结构和塑性材料的静定结构来说是基本符合的,但是对具有一定塑性的超静定连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正确,因为当这种构件某截面的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入第Ⅲ阶段,只要整个结构是几何不变的,它就仍有一定的承载力,仍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不过在其加载的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是内力重分布现象。?答: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1)塑性铰是单向铰,仅能沿弯矩作用方向,绕不断上升的中和轴产生有限的转动;而理想铰能沿任意方向不受限制地自由转动。(2)塑性铰能承受一定的弯矩,即截面“屈服”时的极限弯矩Mu≈My;而理想铰不能承受任何弯矩。(3)塑性铰有一定长度;而理想铰集中于一点。,应遵循那哪些基本原则?答:按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受力钢材宜采用HRB335级和HRB400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45的范围内;(2)弯矩调幅不宜过大,应控制调整后的截面极限弯矩M调不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弯矩Me的75%,即M调≥。调幅值愈大,该截面形成塑性铰就越早。为了防止因调幅值过大,使构件过早的出现裂缝和产生过大的挠度而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根据试验研究,应控制下调的幅度不大于25%。(3),;如果截面配有受压钢筋,在计算ζ时,可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调幅越大要求截面具有的塑性转动能力也越大。而对截面几何特征一定的钢筋混疑土梁来说,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与配筋率有关——随受拉纵筋配筋率的提高而降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