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pdf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8/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1 1 1
1
1 1
1
1
1
第 24卷第 7期自然资源学报 Vol 24 No 7
2009年 7月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July, 200 9
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王振龙 1, 2 , 章启兵 1 , 李瑞 1
(1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蚌埠 233000; 2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230036)
摘要: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 ,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
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 10 5 km2 ,平均积水面积 2 0~2 5 km2 ,总积水面积达 100 km2 ,
积水库容 2 4 × 108 m3 ,且在近 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 3% ~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
3~5 5 m,积水最深达 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
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
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
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
时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在同类地区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雨洪资源利用; 湿地植被构建; 淮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TV21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3037 (2009) 07 - 1155 - 08
1 引言
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及淮河流域最缺水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
市化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越
来越高,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乏必要的地表水拦蓄和调蓄工程,雨洪资源利用
率低,从而加剧了对岩溶水和中深层孔隙水的开采,工业与生活、城市与农村争水的矛盾突
出,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迫切需要寻求地表水蓄水
空间,最大限度地拦蓄、调蓄和利用当地雨洪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各类水资源。淮北
地区两淮一宿(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采煤沉陷现有积水面积达 100 km2 ,积水容积
2 4 × 108 m3 ,通过必要的工程和生态技术,把采煤沉陷区连片串通,并与附近的河流相连,
引蓄汛期雨洪资源,建成以供水为主要目的的蓄水湖泊,辅助开发成景观型、养殖型、植被型
构造湿地[ 1 ] ,对于有效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短缺,置换超采的地下岩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 淮北地区基本情况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省域北部,全区总面积 37 437 km2 ,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是
华东重要的粮棉产区和煤电基地,又是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缺水地区,水资源
收稿日期: 2009- 01- 22; 修订日期: 2009- 05- 11。
基金项目: 安徽省 2008重大科技水平专项(08010302111) 。
第一作者简介: 王振龙(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