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学习习惯.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学习习惯.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12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学习习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语文学********惯、学****要求(2012-04-0522:40:28)转载▼标签:杂谈 分类:人在高一关于****惯”的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关于****惯”的经典事例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位工作人员大胆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诺贝尔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东西呢?回答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了良好****惯。关于****惯”的科学研究国内外教育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学****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惯又占有重要位置。良好的高中语文学********惯(一)。包括如下几点:(1)发下新课本后,先快速浏览全书,大体了解本册书的知识体系,知道本册书大概要学些什么内容。这次的浏览,是首次的,可以不求甚解。(2)每个单元,在上课之前,要作通读,不仅要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还要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学****目的、学****要求。这次的通读,是再次的,是要作点思考的。(3)每篇课文,在上课之前,要作比较仔细的阅读,这次的阅读,是第三次的,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做好这几项工作:①发现不会读、不懂解释的字词,查阅工具书,并把它记下来。②发现精彩的片段,学着进行欣赏,并把它背诵下来。③发现一些问题并作初步的思考。④对文章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学着进行分析、概括。⑤可根据需要在课本上加点,加圈,划线,标问号或感叹号,可作眉批或旁批。。(1)迅速进入学****状态的****惯。(2)听好老师一节课中开头和结尾的话的****惯。(3)“专课专用”的****惯。不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活泼,有些课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不管一节课上得怎么样,我们都必须始终如一全神贯注地听好这节课,养成“专课专用”的****惯。(4)积极思考问题的****惯。在堂上能围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围绕在预****中所发现的问题,围绕在听课过程中头脑里一闪念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养成思考问题的****惯。这对于培养思维能力是有极大的帮助的。(5)积极参与讨论的****惯。不要做讨论的旁听者,而要做讨论的积极参与者。一方面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一方面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6)注重分析过程的****惯。过程比结论更加重要。这个结论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依据在哪里?寻求结论的方法是什么?其中是大有学问的,而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得到提高的。(7)大胆质疑的****惯。宋朝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的陈献章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人所讲的是读书方法,但如果把它运用到课堂学****中去,大胆质疑,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听课****惯后,必能大大地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逐渐培养出创新精神。因为,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如果一切问题都是人云亦云,那么只能是永远走人家走过的老路。(8)做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