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业论文:蚕桑生产管理的误区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论文:蚕桑生产管理的误区分析.docx

上传人:bai1968104 2019/1/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论文:蚕桑生产管理的误区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论文:蚕桑生产管理的误区分析墨江县县委、政府按照“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把蚕桑产业列为“六大骨干优势产业”来培植,出台了《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农业系统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和以公司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体系,蚕桑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养殖工艺以及新型设备引入蚕桑产业中,传统的种养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些生产误区也逐渐显现出来,只有避免生产误区,才能打造优质高效产业。种植沟开挖不规范大多数蚕农在开挖种植沟时不实行因山就势等高开挖,而是采取顺山开挖,不注重风向,种植沟纵横交错,致使桑树成园后通风不畅,病虫害严重,桑园保肥、保水性能差,肥、水流失严重。桑苗种植不规范蚕农普遍认为桑树容易成活,忽视种植沟开挖质量,开沟深度宽度均达不到标准要求,未充分利用耕作层进行表土回填,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未开挖种植沟,边挖边种,且未按标准规格定植,定植密度过大。不重视疏芽部分蚕农不能及时对桑树进行疏芽,任其生长,致使桑树营养分散,生长缓慢,枝条细小,叶芽丛生,叶片薄,产叶量低,叶质差。施肥意识不强,方法不当蚕农科技意识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重栽轻管,尤其是对桑园施肥意识不强,施肥量少,加之施肥方法不当,多数蚕农把肥料施于桑树根部或土壤表面,没有进行挖沟深埋,使有限的肥料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1)对配方施肥认识不到位。桑树属多年生植物,随着生长年限延长,土壤肥力下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严重缺乏,造成树势衰减,叶质下降,抗病力差,因缺肥而造成桑树提前封顶,形成“小老树”。目前,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没有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在配方施肥上,要求氮、磷、钾配施,交叉施用,每年施肥次数不少于2次,以提高桑园的持续丰产能力。 2)少施或不施夏、秋肥。春蚕结束后,全县大部分地区逐步进入雨季,气温高,雨量充沛,6-8月桑树进入生长高峰期,抽枝长叶生长快。一般4~5d长一片叶,枝条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90%左右,桑树需肥量大,是补充桑树养分的关键时期。当前农村蚕区施夏、秋肥还不普遍或不充足,所以要合理安排夏、秋肥施用。夏肥以速效肥为主,配以腐熟有机肥混施,每公顷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600~750kg,一般分2次施用,分别于5月下旬和7月上旬进行。秋肥以速效肥为主,配施磷、钾肥,8月中旬施用,每公顷施尿素300~450kg。 3)有机肥施用量少且面积不大。有机肥由于量大体重,运输不方便,当前在桑园中使用还不普遍,是生产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全县仅有20%桑园施用有机肥,且使用量少,每公顷施有机肥在~2t。因此,在生产中要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在冬季桑树休眠期,结合冬耕深翻,采用轮行隔施方法,每公顷施入~15t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保障桑园持续丰产。桑园套种模式杂乱无章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园经济效益,一部分蚕农在桑园内套种其他作物,有的套种高秆作物,有的套种牵藤作物。由于未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生长关系,使套种作物与桑树争水争肥,影响桑树生长和养蚕。有的套种时间晚,从而推迟桑树剪伐时间,影响翌年养蚕,顾此失彼,综合效益不高。因此在桑园套种时要坚持以桑树为主、套种为辅的原则,避免套种高秆、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