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措施09级地科院师范一班程谦222009318011039风景区资源保护涉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大的方面,也是风景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实践和途径作一探讨分析。一、依法治山是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基础风景区要做好资源保护,必须使资源管理走上法制轨道。一是加快立法建设,走依法治山的道路。近十几年来,政府和有关管理机构颁发的针对黄山管理工作的法规文件达70余件涵盖了景区的规划设计、风景名胜保护、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植物检疫等各个方面。二是要重视普法宣传。对相关法律法规要通过广泛宣传贯彻,增强景区干部职工和游客依法治山的意识。二是要严格执法,加快执法队伍的建设,使风景区的资源保护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二、景点客流调控是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实行热线景点单独管理和疲劳景点轮休制。先后对天都峰、始信峰、莲花峰等热线景点实行单独售票管理,控制游客数量,减轻了各景点的超负荷运转。还对这几处景点实行了封闭轮休,让其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并辅以人工措施,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研究试行分区旅游。1994年以来着手研究制定规划,将黄山风景区分为北海、玉屏、温泉、云谷、钩桥、松谷6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贯通的游览单元,实行分区管理,改变不合理的游览线路布局,有计划调控游客的时空分布。三、,,,,%。对黄山森林资源采取多方面保护措施,取得良好成效。森林防火常抓不懈。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狠抓了防火队伍、防火基础设施、防火宣传、火源监控、协作联防等方面的建设,健全了机构,完善了制度,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实现了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黄山风景区登记建档的古树名木已有110株,其中54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对游道两旁的树木包围竹片,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和防治,定期邀请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会诊、并对其采取综合保护措施,对重点古树名木确定专人进行日常养护,编制了古树名木管理软件,实行了计算机管理。严格植物检疫。黄山风景区陆续建立以预防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监测网络,以景区内松林为重点,常年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现设立了1个监测站,4个监测分站和13个监测点,坚持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并及时清理枯死树木。同时设置了一个检疫检查站和5个检疫检查分站。通过全天候检疫检查,杜绝一切松木进山,切断病原物进入景区的途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黄山风景区现有植物1805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1种,二类保护2种,三类保护8种;有野生动物249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20种。风景区长期坚持封山育林和禁止狩猎,禁止开山采石和挖沙取土,建立高山植物园,繁殖和保存珍稀名贵树种,开发了浮溪猴谷,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山短尾猴进行科学驯化、保护和研究。四、通过加强资源保护改善旅游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实行风景区退耕还林和退茶还林;改革殡葬制度,禁止在景区内修墓下葬;实施了桃花峰美化及高海拔华箬竹更新造林等项目。修建挡土墙、驳岸等水土保持设施,对盘山公路、登山步道沿线、河床两岸的危险地带进行保护。同时结合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游览环境。维护景区环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