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做新时代的焦裕禄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新时代的焦裕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qi1920809 2019/1/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新时代的焦裕禄心得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新时代的焦裕禄心得体会做新时代的焦裕禄心得体会——焦裕禄精神学****有感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什么样的精神生活状态,什么样的人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的总开关。任何一个时代的三观,都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关于焦裕禄精神,通过看电影、读报纸,也有一些了解,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对焦裕禄精神的认同感并不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常常会产生“焦裕禄精神是不是过时”的疑问。今天,听了郑州师院贾敏仁教授的讲座,豁然开朗,对焦裕禄精神有了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贾敏仁老师为做这个讲座,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思考,半个月的时间整理,足可见做学问的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贾敏仁老师以社会变革为主线,讲述焦裕禄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阐述焦裕禄精神的真谛,非常全面而客观。通过聆听,我发现,焦裕禄精神固然可以用****主席的二十个字来概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但是我觉得焦裕禄精神的根本在于“实事求是”。以求实求事为出发点,谱写出与三害做斗争的壮举。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定格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工作的情景。1962年12月,焦裕禄来到兰考县。此时,正处于大跃进之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很多人背井离乡逃难。焦裕禄来到火车站,看着老百姓极度饥饿的情形,没有阻止人们的逃离。按当时激进思想的影响,老百姓外出逃难,就是为社会主义的脸上抹黑,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就是领导的严重失职,因此领导面对难民大潮一定会阻止。所以,当时有很多老百姓理解的社会主义,理解的共产党,就是让饿死人的。但是,焦裕禄没有阻止,他清醒的认识到是领导的严重失职才导致老百姓没有饭吃被饿死。因此,才会有后来的壮举。这就是焦裕禄精神的伟大之处,不人云亦云,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正确的是非观。试想,如果像其他干部一样的想法,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老百姓身上,绝对不会有后来的封沙、治水、改地。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呀!你说你们那里亩产小麦1万斤,我就说我这里亩产小麦2万斤。粮仓空空如也,勉强糊口的只是树叶菜叶,上级还能听信下级的汇报,简直是一个畸形到魔鬼的时代。焦裕禄的横空出世,让很多人意识到严重的极左思想带给人的恶果。焦裕禄,是那个时代最不和谐的音符,又恰恰因为最不和谐而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可以说,正是焦裕禄实事求是的面对老百姓被饿死的事实,才会去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孟子讲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古往今来,都应该坚守。焦裕禄精神,与孟子所讲,完全吻合,是在具体时代的践行。焦裕禄精神,其核心是“无私奉献”,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焦裕禄精神的“无私奉献”,与宗教精神一脉相承,所以也是一种宗教精神。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死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说,焦裕禄精神是中国的脊梁,具有永恒价值。焦裕禄精神,不仅是个人精神,还是团队精神。他带出了一个奋进求实的领导班子,以张钦礼为核心的兰考县领导团队,在曲折的政治生涯中,始终以焦裕禄为榜样,一心一意的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利益。当时的一位干部刘建勋评价这个团队时说:“你们这帮人啊,疯啦!不要命啦!从工地被捕进了监狱,从监狱出来又去了工作,除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