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1,058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

上传人:dlmus1 2019/1/14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Inspectioncodeforboilerandpressurevesselofthepowerindustry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8-03-19批准1998-08-01实施 前言本规程是根据电力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委员会(96)01号关于编制《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修订计划制订的。本规程遵照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满足劳动部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0〕8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结合电力工业的特点和实际,按照设备全过程管理、实行全过程监察和全过程检验的原则,对火力发电的锅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压力容器和主要汽水管道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性能检验工作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本规程是指导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作的综合性管理规程,是强制性行业标准。本规程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规程由电力工业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委员会提出。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归口。本规程由华东电业管理局、上海市电力工业局负责起草。本规程起草人员:施惠民、钮家鳌、毛洪生、宣正发、沈敬毅、郁建国。本规程由电力工业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力工业电站锅炉、热力系统的压力容器和主要汽水管道在设备制造、安装、在役等三个阶段的检验工作,并提出了原则性的基本要求。、供火力发电用的蒸汽锅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及主要汽水管道。。规程检验范围:1)锅炉本体受压元件、部件及其连接件;2)锅炉范围内管道;3)锅炉安全保护装置及仪表;4)锅炉主要承重结构;5)热力系统压力容器:高、低压加热器,压力式除氧器,各类扩容器等;6)主蒸汽管道、高低压旁路管道、主给水管道、高温和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等。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DL438—91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41—91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T515—93电站弯管DL/T586—95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616—1997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JB/T160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3343—93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条件JB3375—91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SDGJ6—90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J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原水电部(83)水电电生字第47号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原能源部锅监委(1988)001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审批规定原能源部机电部能源安保(1991)709号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4)102号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工程整套启动试运行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力部电安生(1994)257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电力部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劳动部劳锅字(1990)8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劳锅字(1990)3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L647—、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和主要汽水管道在制造、安装、在役各阶段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保障设备与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程。、要求、方法、程序、人员资格、质量标准、检验间隔、记录保存、报告格式、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检验结论及处理建议做了最低限度的规定,有关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修理改造和检验等部门应遵守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