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3学与问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填空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领域。梦溪笔谈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在数学上,他发明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比国外计算高阶等差级数的公式早500多年,“会圆术”为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资料卡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沈括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理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了什么疑问?他是怎样揭开疑团的?有一次,一些人看开封相国寺里一幅壁画,壁画上画着管乐队在演奏。有人说画家画错了,理由是管乐演奏者在吹“四”字音,可是那个弹琵琶的手指不是在拨“四”字音所在的上弦,而是在掩着下弦。沈括仔细琢磨以后,钦佩地说:“这位画家太高明了,很精通音乐!”接着他用亲身体验作了精辟的说明:弦乐同管乐是不同的。吹奏管乐,手指按在什么部位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弹琵琶就不同了,手指先拨弦,然后才发音,也就是动作要比声音早。所以,演奏管乐的人在吹“四”字音的时候,弹琵琶的人的手指已准备拨下一个音了。在场的人无不为沈括的高见所折服。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