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Slide-苏州大学.ppt

格式:ppt   大小:1,23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lide-苏州大学.ppt

上传人:ipod0b 2019/1/14 文件大小:1.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lide-苏州大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报告人:郭诗玲QUEKSEELING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seeling@报告时间:二零一零年五月廿一日,早上十一时零五分至十一时二十分会议名称:第十一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THE11THCHINESELEXICALSEMANTICSWORKSHOP)会议地点:苏州大学学术报告厅*从历时语义角度看“条+命”、“条+新闻”“条”“条”量词资格的出现2“条+命”“条+命类名词”“条+汉子类名词”“条+命”的搭配解释3“条+新闻”“分类量词+新闻”“分类量词+简帛类名词”“条+新闻”的搭配解释4结语*1前言有趣的搭配现象:“条+命”、“条+新闻”“条”一般而言是用以划分长条状范畴的分类量词,为何其能搭配无实体名词如“命”、“新闻”?汉语普通话使用者是否认为“命”、“新闻”是长条状的?学者们曾给出搭配解释,但是这些解释贯彻“大胆假设”,缺乏“小心求证”,颇为可惜此问题有助于我们探讨分类量词的语义问题与人类认知课题,值得深究;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历时文献查证的办法,检验历来学者对“条+命”和“条+新闻”的搭配解释,试图补上“小心求证”的研究过程。*“条”在先秦时代的语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条,小枝也。”以下是据我们查找的先秦资料中(1)的“条”的义项: 1树枝:“蚕月条桑,取彼斧斨。”《诗经·豳风·七月》 2时间长:“有女仳离,条其歗矣。”《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条:长。条啸,即长啸,长长的嘘气出声。) 3修长:“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尚书·夏书·禹贡》 4层次/秩序/条理:“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商书·盘庚上》 5东北方的:“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山海经·南山经卷一》(条:条治。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指 条治万物而出之) 6姓:“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春秋左传·定公(元年~十五年)》 7地名:“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尚书·商书·汤誓》 8水名:“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山海经·北山经卷三》(条菅:古代水名) 9山名:“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山海经·东山经卷四》(番条:古代山名) 10借字:1)“搯”,即山楸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诗经·秦风·终南》 2)“涤”:“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礼记·乐记第十九》(条畅:涤荡)3)“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圆的或扁平的带子,可以镶衣服、枕头、窗帘等的边):“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条”在先秦时代尚未具有量词资格;“条”从本义出发后有两个引申方向:1)“长”,人们对“树枝”的关注点在于其长度,故引申指“时间长”和“修长”;2)“分项”,人们对“树枝”的关注点在于其作为树的分支,故引申指“层次/秩序/条理”。(1)资料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孟子》、《楚辞》、《山海经》、《管子》、《庄子》、《韩非子》。“条”量词资格的出现(1/2)王力(2004:278):唐代,可能先用于树木方面,如“杨柳千条花欲绽”(沈佺期诗)、“风折垂杨定几条”(高启诗)。这里的“条”也可能是原义。后来用途扩大了,细长、狭长(或长)的东西一般都可以称“条”。刘世儒(1965:101):“条”从本义“树枝”引申一步用为“集体量词”(举的例子为“皇后东面,躬桑,采三条”《宋书·礼志》),再引申一步泛用于一切条状之物,发展至此方算具备量词资格,认为王力举出的唐诗例子与“绳万条”都“不合事实”。孟繁杰(2008:35):具备量词语义与语法资格的“条”最先并不是与树木搭配。*经过我们查找,确实如孟所言,其先是与刑法类、道路类、绳子类、衣服类搭配:“又读五条诏书敕,读毕,罢遣,敕曰……”《汉旧仪》“今大辟之刑千有余条,律、令烦多。”《汉书·刑法志》“又增法五十条,犯者徙之西海。”《汉书·王莽传》“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汉书·地理志》“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西都赋〉“纮一条属两端于武,缫不言皆,有不皆者,此为衮衣之冕。”《周礼·弁师》(郑玄注)(纮:古代帽子上的带子,用来把帽子系在头上)“条属者通屈一条绳,若布为武,垂下为缨。”《礼记·杂记》(郑玄注)“谨上襚三十五条”《西京杂记》(襚:赠送的衣服)“条”至迟在东汉早期已具备量词资格(《汉旧仪》由东汉早期学者卫宏所著)量词“条”与非实体名词(如“敕”、“刑”、“法”)的搭配早已出现当某个词开始具备量词资格时,搭配对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