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9/1/15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征求意见稿)永康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条指导思想 1第二条规划原则 1第三条规划依据 2第四条规划期限与范围 4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第五条市域概况 5第六条土地利用结构 5第七条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 6第八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7第九条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8第十条土地合理利用的方向 9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 11第十一条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11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目标 1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6第十三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依据 16第十四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16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7第十六条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18第十七条农用地布局优化 19第十八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20第五章城乡建设规划 24第十九条城镇与工矿用地规划 24第二十条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25第六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27第二十一条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7第二十二条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7第二十三条村庄集聚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28第二十四条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 28第二十五条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规划 29第二十六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 30第二十七条态用地规划 31第七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3第二十八条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3第二十九条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与性质 33第三十条中心城区规划规模 33第三十一条中心城区总体结构与主要用地布局 33第三十二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 35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的用途分区管制和土地集约利用 35第三十四条中心城区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6第三十五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 36第八章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8第三十六条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38第三十七条用途分区管制规则 39第九章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43第三十八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类型 43第三十九条允许建设区 43第四十条有条件建设区 43第四十一条禁止建设区 44第四十二条限制建设区 44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45第四十三条乡镇主要控制指标分解的技术路线 45第四十四条乡镇主要控制指标的落实 4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第四十五条落实并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8第四十六条健全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 49第四十七条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50第四十八条着力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 50第四十九条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51第十二章规划附则 52第五十条附则一 52第五十一条附则二 52第五十二条附则三 52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围绕建设“浙中城市群副中心、全国现代五金产业核心集聚区、国际五金总部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功能重组,统筹安排城乡土地利用,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环境安全的关系,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与建设空间管制,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永康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第二条规划原则1、保护耕地原则严格保护耕地,保质保量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保证基本农田(含标准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2、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推进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土地开发与保护等关系,促进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3、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鼓励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奖励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和健康城镇化发展道路。4、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原则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入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合力。5、公众参与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规划批准后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规划实施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6、动态规划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与时俱进进行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创新,探索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和模式。第三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