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海峡两岸的交往 :即邓小平提出的“一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一个中国原则。一、洋务运动 ?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了哪些主要军事工业?此外还有什么重大措施?答: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新式路海军,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2)北洋海军的命运如何?标志着什么?答: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3〉19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从兴办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答: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为军事工业服务。 4)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答:三局一厂。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外国帝国主义百般阻挠; 洋务派所要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与历史的规律与趋势相悖; 客观影响: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日样,留学生回国后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有利于中国民主革命继续发展。③洋务派兴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二、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出现交通: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通讯: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三、状元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大生纱厂①爱国精神②执着的创业精神③民族的紧急发展与国家富强有很大关系科学技术的成就 :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的研制: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神舟系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