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五台山旅游攻略 只缘身在五台山.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台山旅游攻略 只缘身在五台山.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19/1/1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台山旅游攻略 只缘身在五台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处:  录入员:  点击量:48时间:2012-07-1217:08:45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自古以来,修学者朝圣者,络绎不绝,更因清皇室绝尘而去之千古疑云,让这片清凉山脉显得旷古绝今。我向往五台山,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那时候我刚刚20岁,我开始学佛的那段时间,我在传说中游走着,惊奇着,那时,我还未明白很多事情,但我以为,我已经明了,青春,总是以自以为是为代价而换来愚蠢的回忆。我听到一个关于修学者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约是求道者在五台山修学的清苦与坚毅,这个故事大约是真实,也因如此,而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地藏菩萨,观音菩萨能普度群生,文殊菩萨更倾向于启发我们的智慧,在这五浊恶世间,活着不易,能有智慧地活着,那真正是这一辈子的福。我想,我渴望智慧。也许,这也是我向往的理由之一,人们不远万里去往某个圣地,期望能离心中的神明更近些,若能得到点化一番,或能改变此生,这是人的普遍愿望。我在某些游记中,看到关于五台文殊显迹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含有某种奇异的色彩,好似五台的万物都在文殊菩萨的加持中,应机说法,对每个人都指点一番,这让我对此行颇有些期待,我想,也许我能在某个瞬间看透自己,看透世间,看穿种种的束缚,那个我是谁的真面目会真正浮现。我想得何其简单,因为我知道,最复杂的便是最简单的。火车在不明显的颠簸中,从上海出发,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后,又从太原转车几个小时,原本以为的清凉,渐渐在脑海中散去,去之前,查了天气,问了人,带了毛衣等衣物,只差没带羽绒服,听说台顶很冷,风很大。听说清凉地名不虚传,后来我在台顶脱下所有的衣物,撒着风马旗,依然没有觉得有多冷,一直都穿着短袖游走在各个山头,于是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凡是听说,都带有夸张的成分,而说者似乎为了渲染当时的情景,用了大量的修饰,其实,一切都很平淡,无论是走完整个地球,还是宇宙,你的归程只有一处,只是,你还未知可否。佛光寺这是我们入山的第一站,严格来说,佛光寺不在五台山的游览范围中,因了这个原因,佛光寺给我的印象极好,佛光寺是国内鲜见能保存唐代建筑的寺院,整个寺院寂静到极点,若不是我们的前来,他依旧是以一种静坐的方式在面对这群生,面对这世间,在千年的飘摇中度过这岁月,我们在不经意间相遇,却因此能在生命的影子中珍藏他的美好。佛光寺大殿中的塑像相当精美,难得一见,是我对这座寺院的形容。大殿中因长时间积累的蝙蝠粪,所以会有一些异味,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绝美。站在佛光寺的大殿前,想象着千年间,多少人曾来过,多少人又离开,在面对眼前的景色与身后的大殿时,又有多少人选择了留下,愿以此身奉尘刹。朋友说,院子里开的花是***花,说句实话,我对植物向来没有研究,但这样艳丽的花朵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诱惑,只是使用它的人赋予的价值不同罢了,这世间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佛陀对于一切事物都了无透彻,他并没有刻意从一端去否定某件事物。中道,是他对我们的期望。五台第一日入五台,蜿蜒曲折的路,路比西藏云南的盘山路当然要好的多,自然没有太多的担忧,沿途的风景渐渐显出一些气势,我是一个想融入自然,却总是被困在城市森林中的人,已经久没有回归到这样的自然,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好想又回到了西藏,回到了那些能带个我思索与激动的地方,而正是那些地方,给了我生命的源泉。第一站去了龙泉寺,不用说也知道是因为此处的龙泉而得名,山脚有卖水壶的,说是可以在山上取得圣水,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