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克和千克.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克和千克.doc

上传人:drp539605 2019/1/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克和千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概述本节课为1课时,45分钟。《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内容。本节课学****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二、(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3)知道1千克=1000克;(4)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2)构建克的概念;(3)构建千克的概念;(4)沟通克和千克的内在联系;(5)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1)认识到克和千克作为质量单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质量观念。学生在感知1千克的质量之后,将物品放在手中再掂一掂,从而深化概念,突破重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学****者特征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我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方式,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创设情境,主体参与,合作互动。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完成的。老师准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准备的相应学具:天平、弹簧秤、实物;学生准备:•2分硬币、带有质量单位的物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堂中我先以一题有趣的IQ题引入:一只蚂蚁从飞机上掉下来,你猜它是怎样死的?(答案是由于蚂蚁太轻了,在空中漂荡的时间太长了,饿死了。)再次,让学生联系生活,在自己的桌上找出两样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引出物体有轻重之分,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就必须学一些质量单位。很自然就引出,要准确知道物体的轻重就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来测量,顺势跟学生介绍了一系列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1)那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1)1千克有多重呢?(2)掂一掂:(3)说一说:与1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