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第一行书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八课兰亭集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书中位置:序(卷首)、跋(卷末)书序: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介绍内容赠序:临别赠言,勉励、推崇、赞许作者:自序、他序(评价的内容)有关“序跋”分类内容王羲之,字___,善书法,有___之称,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逸少“书圣”“王右军”习俗和写作背景——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社会名士41人至此修禊。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顺水任游,停于谁前,则赋四、五言诗各一首,否则罚酒。据载,王、谢、孙等11人各成诗两首,另有郗昙等15人各成一首,余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37首,合为《兰亭集》,由王作序325字,以记之。古之“曲水流觞”处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 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文 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 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 尾, “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 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 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 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 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 名的“父子碑”。父子碑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 双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 1983年重建,。 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 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 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 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 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祖孙碑“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