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高起点.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高起点.doc

上传人:zhongxinado 2019/1/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年成人高考语文高起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题跋 提纲挈领   抡拳 论资排辈    侮慢 诲人不倦   拱卫 烘云托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攀缘  陌路 万马齐喑   徒劳 扑朔弥离    较勘 大智若愚    拘泥 绵里藏真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群岛位于地中海西部一个 ______ 的自然环境之中,虽然岛屿之间自然风景相 似,但都 ______  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自十九世纪以来,众多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来这里 ______  灵感,他们的艺术创作也给群岛带来了国际声誉。 巧夺天工 流行 捕捉  保留 发现  流行 发现  保留 捕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种可能性就是地球和月亮都来自于同一种尘埃和气体的旋流,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星体。 如果是这样的话,二者就应该全部都是由岩石和金属等物质组成,并且月亮就应该像地 球一样有一个金属核,可事实上它没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原来就是由两种不同的 旋流分别形成的两颗独立的行星。其中一种旋流可能大一些并含有丰富的铁物质,因此形成了现在带有一个金属芯的地球;另外一种旋流形成了小一点的并全部由岩石构成的月亮。月亮所在的运行轨道使它每时每刻的运行都相当接近地球,并且在它每次接近地 球的那一刻,会被地球的引力作用捕捉住。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出地球能“抓住”像月亮这么大的一个天体的真正原因。   以上三种假说都没能就月亮的存在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后来,一位脾气暴躁的天文学家不耐烦地说:“既然所有的解释都失败了,那么结论只能是月亮根本就不存在!”可事实上月亮的确是存在的。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威廉姆·K·哈特曼提出第 四种可能性。他认为,在行星形成过程最初的几十亿年里,会经常发生一些碰撞。碰撞 的结果是较大的个体依靠消耗较小个体的能量而使自身不断地发展,同时也给宇宙留下一大片纯净的空间。有一个类似地球而质量只有地球的10%的小天体撞到地球上,这 两个天体都各自含有一个铁金属核,并有可能已经凝聚。但是,其外层的岩石部分却有 可能爆发到空间中,并形成了月亮。一开始,这一猜想被忽略了。后来,计算机对这一 猜想中的“碰撞”进行了模拟,认为这是可能的。(节选自阿西莫夫《宇宙指南》)  “双行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B.“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在历史上是共生关系。 ,月球的质量相对较大,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成分相同,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根据第二段文意,下列观点不属于达尔文假说根据的一项是: 在潮汐作用下,月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远离地球,它们本来是一个整体。 ,它们会快速自转,可能抛出的外层物质与月球的成分一致。 ,也许是月亮脱离地球后留下的痕迹。 ,现在彼此远离的天体,原来极有可能是在一起的。  对第四段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些话以委婉的叙述,说明了科学家的困惑与无奈。 ,讽刺了那位天文学家的浮躁。 ,表明了解释月亮成因的艰难。 ,过渡到下文中进一步的阐发。  根据文意,下面对“科学假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假说”要符合客观的事实。 B.“科学假说”要经过理论的论证。 C.“科学假说”要经受实验的检验。 D.“科学假说”要成为新研究起点。  非选择题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