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地铁隧道施.doc

格式:doc   大小:1,423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铁隧道施.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19/1/16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铁隧道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汶水路站~,至浦东的西南地区(龙阳路),途径宝山、普陀、静安、徐汇和浦东新区等五个主要城区,线路全长约34km,共设28座车站。本次隧道工程的设计范围是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它属于上海轨道交通七号线的一部分。盾构从汶水路站南端头井下井,沿沪太路往南推进,到达新沪路站北端头井。隧道总体位于沪太路下方。新沪路站站址沿沪太路布置,位于沪太路西侧的道路及绿化带下,北起行知路北侧230m,南至新沪路口,横跨行知路和新沪路。,隧道外径为6200mm,内径5500mm。该区间圆形隧道共有上行右线,下行左线两条平行隧道。上、。隧道采用高站位低区间的驼峰状。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推进里程为:CK6+-CK7+,。在CK7+。‰,最小曲率半径R=,~。(1)地形、地貌汶水路~新沪路所处位置地形较平坦,~。拟建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汶水路~新沪路区间沿线地层由上至下土层主要有:①1填土层,呈杂~黄褐色,很湿,松散,上部主要为混凝土地坪、碎石、煤渣等,下部由粘性土等组成。该层位于地表,分布广泛。②1粉质粘土层,呈褐黄~灰黄色,湿~很湿,可塑~软塑,中等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随深度增加土性渐变软。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呈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在4~6m夹较多量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很慢,土面较粗糙,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④淤泥质粘土,呈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碎屑,夹少量薄层粉砂,土质均匀。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等。⑤1粘土,呈褐灰色,很湿,软塑,高等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泥钙质结核、半腐芦苇根茎,在汶水路车站南侧分布。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⑥粉质粘土层,呈暗绿~草黄,湿~稍湿,可塑~硬塑,压缩性中等。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少量灰白色高岭土,下部夹粘质粉土。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⑦1-1砂质粉土,呈草黄,饱和,中密,压缩性中等。含云母、少量氧化铁条纹,夹粉砂。摇震反应快,无光泽反应,土面粗糙,韧性低等,无干强度。⑦1-2粉砂,呈草黄~灰,饱和,中密~密实,压缩性中等~低等。含云母,夹粉性土。⑧1粘土,呈灰色,很湿,可塑~软塑,压缩性中等。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薄层粉砂。一般上部夹较多量薄层粉性土。无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等。(3)(m)含水量W(%)重度g(KN/m3)孔隙比e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0)①1填土18②~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④淤泥质粘土-~⑤1粘土-~⑥粉质粘土-~⑦1-1砂质粉土-~⑦1-2粉砂-~⑧1粘土-~(4)地下水施工场地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粉性土层中的(微)承压水。据区域资料,承压水位,一般低于潜水位,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埋深,~,~,;第⑦1层承压水位埋深为3~11m。潜水位和承压水位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江河边一定距离范围内,特别是有浅层粉性土分布区,其潜水位受潮汐影响较明显。据有关资料,地下水的温度,埋深在4m范围内受气温变化影响,4m以下水温较稳定,一般为16°~18°。根据市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由于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较高,根据上海地区经验,当地下水(潜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性时,其土对混凝土亦无腐蚀性,故判定拟建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另据水质分析报告和类同工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