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孙权劝学》教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孙权劝学》教设计.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1/17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孙权劝学》教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4《孙权劝学》学科:语文执教教师:执教班级:班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文章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述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的故事。文章简洁生动,用语不多,全文仅119字,但却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任务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突出了人物的风采,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学情分析学生升入初中半年来,已经初步具有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第一课时学生已疏通文意,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为本课时学****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的重要性,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正确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惯。。,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或技术应用二次修改意见第一课时对联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关于为学的文章,便是王安石的《伤仲永》。那如今,我们在这一课,依旧是关于为学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国时的武将吕蒙。来一次,时光穿越,当仲永遇见吕蒙,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留一副对联的上联于此,希望同学们学完了这篇文章,能对上一对?看看诸位才子佳人是否能够应景!PPT展示读文知事上联:才比天高,环谒休学仲永泯众人。期待你的下联!让我们先走进《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深入解读后再来玩味之!先自我按古文三步法,一读这篇文言文!读出味道,读出疑问。、作品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学生读注释,勾划重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卿(qīng)孰(shú)涉猎(shè)为博士(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再指名学生读,最后学生齐读。以多样读的方式来找寻语感。(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4)找出本课的成语。第二课时竞赛释疑,随文就言本文是一篇奇文也,在老师的精心建构下,猛然发现可以组成一部浩浩汤汤的“三字经”。让我们来找寻一下这万剑归“三”吧!以竞赛抢答的方式,来看看谁能眼疾手快!掌握更实在!1.《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当、为、更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事、以、:治、博士、:邪、耳、:孤、卿、大兄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