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希腊文化的玄同忘我之境.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希腊文化的玄同忘我之境.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15/9/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希腊文化的玄同忘我之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希腊文化的玄同忘我之境
(《艺术评论》2008年第7期)
朱孝远

关于希腊艺术,尼采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抒情的天才独能感觉到一个画景象征世界从神秘的玄同忘我之境中产生。”(德)尼采:《悲剧的诞生》,缪灵珠译,载章安祺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57页。
他讲到这一境界另有一种色彩,一种因果,一种速度,与静观万象、秋毫不爽的造型艺术家和史诗诗人的世界决不相同。他将这比喻为梦神用月桂枝触动的灵感,致使抒情诗人所描绘的画景不是别的,正是他本人。然而,尽管抒情诗人高谈自我,却不是清醒的实践中人的“我”,而是潜藏在万象根基中惟一真正存在的永恒的“我”,而凭借这个我的反映,抒情的天才就能够洞察万象的根基。
尼采的评论可以用“理想的追慕”和“象征的意象”来表述,反映出了希腊艺术的深层结构。当你面对一件件与神祗一样不朽的希腊艺术品时,那种完美和圆融的独特感觉,那种带给你恢复青春活力的性灵喜悦,实际上是把你置入了那个带有魔力的经过艺术修饰的画景象征世界中。宛如看到刚刚从帕美索斯河、马泉或俄尔美俄斯泉沐浴过娇柔玉体后的缪斯女神们,你身披夜间的浓雾,和她们在一起跳起了优美可爱的舞蹈,唱起了动听的歌。
(古希腊)赫西俄德:《神谱》,见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页。
这种至高的赫利孔山上由艺术之神发出的声音给人带来一种透彻的情感体验,一种空灵的审美喜悦,激起了人的生命转换。最后,在理想与现实的交接处,“自我显现”变成了“自我消失”,知性与感性复合,产生出了一种精神上的永恒。艺术家主观抒情造成的那股突发的情绪,即便会在某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中消逝,却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永恒。玄同忘我之境构筑起一种美景,艺术不再隐然浮游于自我之中,却在万象根基之中,找到了它置放高尚情感的栖居地。
一理想与美――希腊艺术的意境表述
希腊艺术的显著要素就是理想美,那种美的特殊魅力,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一样,展现出人类全部的活力,让人在审美喜悦中走向高尚。这种亲近又陌生的情感带来一种奇异性,宛如希腊多变的自然风光,使人类身上的各种美好的品质得以显现。这种理想美的魅力既甜蜜又可爱,通过它,最自然、最为质朴的语调就道出了艺术家内心的秘密。这是希腊艺术家与人们交谈的惯用方式,他们能够让艺术品直接说话,其情感的坦率程度让我们吃惊。具有创造气质的人,比如说,波塞冬青铜像、米洛维纳斯像和立于奥林匹亚神庙东正立面柱上的胜利女神像的作者们,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我们直接进行交流的。
希腊艺术品中,人物雕像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对于希腊艺术家来说,人的美似乎是一切美之最。天才的创造似乎就只在关心人的美丽。对他们来说,万物之中的人才是最为美丽的。艺术家的造诣,在于如何让冰冷的大理石说话,变成能够感受到人的体温和情绪的雕像,并且栩栩如生地向我们传递真情。人体雕像准确地表达了人的自足和独立。人的表情都是朝气蓬勃的,很少有无精打采的造型。人的姿态、手势也都是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即使观众经过没有过分精细的考察,他们也能够从雕像那里感觉到亲切的问候,天使般的梦想,以及英雄战胜邪恶的力度。这些雕像是活着的、不断说出甜美奥秘的真人,一旦它们的精神在我们身上流过,我们马上就能感到一种情感上的温暖,一道透心而过的暖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