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类:我的文章2011-09-3000:32     我国是全球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8年,,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我国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专家说:“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将吞噬掉经济发展的成果。”家庭账本慢性病就像吞钱的老虎机总费用:过万元/月直接成本:2430元/月。包括药费1600元,其中母亲1200元、父亲400元(这部分医保承担);营养费330元;保姆费500元。间接成本:女儿辞去工作,每月收入减少近万元。——安徽省某个家庭的慢性病治疗账本 35岁的孙红英,对“有什么别有病”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来自安徽省一座靠近长江边的县城,独生女,1997年大学毕业,2001年远嫁温州,曾是浙江省温州市一所学校的计算机老师,月收入近万元。孙红英的父母亲是普通职工,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父母亲工资加在一起约4000元,当地生活费用不算贵,每月花在吃饭上不超过900元,再加上水、电、通讯费用,一个月1000元左右基本够了。而看病的费用,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然而,这一切在2002年改变了。54岁的父亲一只眼睛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逐渐模糊,偶尔头痛,在县医院没有查出病因,在省城的医院被诊断为脑部肿瘤。为确诊是良性还是恶性,一家人又辗转到了上海,最后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确诊为脑膜瘤,良性。“治疗的直接花费前后用了不到 5万元,,相当于自己花了1万多元。”孙红英说,“但是间接经济成本很大,父亲在上海住院期间,我们母女二人住在宾馆里2个月,吃、住、交通费用,加上其他各种花费,最后花了约10万元。”手术很成功,但孙红英的父亲因脑膜瘤留下了后遗症,主要是不定期发作的癫痫和记忆能力减退。之后,其又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从上海回到安徽后,孙红英的父亲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工资一下少了600多元。为照顾父亲,孙红英的母亲也办理了退休手续。 2005年,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母亲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脑卒中。孙红英从温州赶回安徽,将母亲带到合肥治疗,还将需要照顾的父亲带在身边。当时,孙红英住在医院附近的旅馆里,住宿费158元一天。孙红英还请了2个护工,分别照顾两位老人,一个月光请护工就花了4800元。 这场病后,母亲的语言和记忆能力都出现问题,说话不太利索,常常记不住事情。这一年,孙红英作出辞职的决定。“我算了一笔账,在温州请懂点家庭护理的保姆,一个月最低要2800元,如果给父母租住一居室的房子,一个月需要1500元~2000元。温州消费较高,带父母到温州养老,每个月花费超过6000元,而在安徽老家,这笔费用可以省掉。”孙红英说。此外,老人在安徽可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病报销政策,一年看病费用超过800元,由医保承担70%,自己只需付30%,如果看病转到温州这边,将不能享受这一政策。在父母生病之后,孙红英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无限期推迟了要孩子的计划,其次要在温州和安徽之间往返,每年都要在安徽老家呆2个月以上,照顾和陪伴患病的父母。国家账本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速赛过GDP 2010年疾病总负担:48000亿元直接负担:20000亿元(资料来自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