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docx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乙迷一、夷越渊源东夷从哪里来,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东夷的“夷”是什么意思?“夷”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解释较有启发。《越绝书》解释勾践《维甲令》“习之于夷”说“夷,海也”,说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后世将夷引申为平,如“夷为平地”。因此,东夷即东海的意思,东海边居住的民族叫做东夷。客观地说,东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单从“东夷”这两个字看不出这个民族的来由。前面介绍过,中国人都是从东南亚北迁形成,从缅甸北迁的形成华羌和苗瑶,从越南北迁的形成百越,那么东夷究竟属华羌系还是百越系?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第一支从西北游牧到中原的羌族部落,那时候九黎族已经占据中原,东夷早在山东半岛生根发芽,因此东夷不可能源自羌族。至于苗瑶,东夷从黄帝时代就和羌族联盟共同对付黎苗(虽然出力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瑶。答案只剩下一个——百越。现在的研究表明,东夷文化确实源自百越。东夷文化的两大特征:太阳崇拜和鸟崇拜,与百越毫无二致。商的图腾是玄鸟,并自认玄鸟之后。百越的鸟崇拜还波及通古斯(满族)和朝鲜半岛,因此韩国人自认东夷之后,从鸟崇拜上讲,还是有点谱的。另外,山东古地名具有明显的越语特征,说明东夷人说的是古越语。越人有三大发明(我评的):水稻、桑蚕和独木舟。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独木舟(可能还有筏)的民族,并发明出一些制作独木舟的石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亦有出土,说明早在龙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码越文化)已进入山东半岛。其实单看地图,也能比较出,应该是越人先到达山东半岛。羌人从缅甸经四川北上陕西几乎就是红军长征走的线路,艰险程度相信受过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而越人则从北部湾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上行,旅途要轻松愉快得多。况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独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着缺氧的煎熬翻雪山过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对东夷源出百越唯一不利的证据是目前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龙山文化先民的Y染色体单倍型与半坡文化先民一样,都是O3,说明今天汉族主体是龙山文化先民的后代。此观点源于前年发表于《ic》上的一篇文章,但我不得不说,这一观点是对那篇论文的过度解读。原文中李辉等研究的是山西陶寺龙山文化先民的DNA。要知道,龙山文化的主体在山东,山西陶寺是龙山文化外围的外围。史前山东是东夷的居住地,而山西则是羌族的老巢,陶寺文化很可能是羌人学习东夷文化的结果,或羌人用东夷战俘或奴隶建立起来的文化。如今,一大票好事者把这篇文章中陶寺先民的O3张冠李戴上升为龙山文化先民的单倍型是O3,这样荒唐的事情居然被广泛承认并到处宣讲,不得不说是中国学术界对东夷问题的无知。当然,即使东夷人的单倍型确属O3也不能说明东夷就一定来自华羌系。百越本身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群民族,台湾原住民和良渚文化先民属O1,而壮侗语系的核心单倍型则是O*和O2a,朝鲜半岛和东部阿尔泰民族的特征型O2b显然也是百越史前从东南亚带去的。就此已知,百越包含O*、O1、O2a和O2b,再加一个O3也不奇怪。二、东夷归宿东夷问题的焦点不在它的出处,而在它的去处。东夷最终融入华夏族,还是撤向朝鲜半岛,这才是中韩历史纠葛的症结所在。其实东夷民族的去处在史料上已经留下多条线索。首先是先秦典籍对东夷反抗西周的记载,开始是东夷,后来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