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祭母亲三周年.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祭母亲三周年.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1/1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祭母亲三周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祭母亲三周年农历二〇一〇年正月二十五日,是一悲痛的日子。74岁的母亲,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闭上了那慈爱的双眼,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走的那样从容,走的那么平静,走的又如此的突然,如此的匆忙,给儿女后代们留下了无尽的哀伤和不舍......整整三年了,妈妈,你在天国过的可好?想必与6年前仙世的父亲牵手瑶池,尽享天伦?你可知道,你的儿女们想念你?你的后代们想念你?今天,您的儿孙们扣跪在您的膝下,缅怀您的音容笑貌,回忆您的诚挚教诲,追述您的厚重功德。以慰先人,以警自己,以示后人。母亲朱春凤,系河南省新郑郭店人氏,生于一九三七年阴历三月十二日。母亲家境贫寒,幼年遭遇父亲风瘫,捧水递饭,端屎倒尿,伺候床前,直到百年;与其祖父母及母亲姐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曾与家人逃荒,乞讨,摆过烟摊,买过蒸馍;大跃进时在农村修水库,大炼钢铁时进城炼焦炭,后又转入新郑被服厂上斑......为了照顾家人,直至26岁大龄,才考虑自己的姻缘。六二年与同样命运坎坷的父亲结合,养儿育女,相夫教子,本应好好享受生活。怎奈命运多舛,父亲七0年在矿上因工负伤,抢救7天7夜,母亲未曾合眼,直至脱离危险....之后父亲虽保住了性命,但腰腿重残,生活不能自理,照顾父亲日常生活起居的重担又落在了母亲的肩上,而且这一照顾就是34年.....那时五儿一女,最大的不过7岁,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母亲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坚强,支撑起这个近乎崩溃的家。妈妈,孩儿们知道你很累很累,可你从来都没有过怨言。为了生计,母亲曾在矿服务队抬过大筐,装过煤车;在电机厂抬过钢包,做过翻砂;酱菜厂里洗菜腌菜,修建队里挥镐弄铣;收过破烂,纳过鞋底;服务与小卖店,上班与饺子馆......在常人眼里好多本属男人才干的活,在咱们家,全是你在干!妈妈,你勤劳简朴,艰苦奋斗,清贫一世,淡定一生。爹娘重担,集于一肩!孩子们长大***,面临成家立业,你又不辞辛劳,东凑西拚,终于使四个孩子都有了各自幸福的小家庭。晚年本应享受清福,谁知厄运再次光临,你最疼爱小儿子,又遭遇意外,高位瘫痪之后,你以博大的母亲情怀,不顾家庭条件及有些人的阻劝,尽力治疗,最后还是不尽人愿,没留住他年轻青生命,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晚年的妈妈,已是儿孙满堂。当父亲离开我们后,儿女们正想着如何让你安度晚年,享天伦之乐时,你却病魔缠身,仅仅三年又与我们匆匆的分开!一如天边的飞鸿,杳不知所终也!给我们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人常说,母亲所在的地方就是家,您的离去让我们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孤儿,怎能让人不泪如雨下,肝肠寸断?母亲,您一生平凡、善良、辛苦,节俭、宽容、忍让,这些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都在你老人家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上天竟何其残忍,让我们母子天隔一方,怎能让人不悲痛欲绝,以泪洗面?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生活简朴。在清贫的家境中让我们日食温饱,冬棉夏单,衣帽联律,生活有序,而母亲则勤劳苦作,积劳病染。母亲一生厚待亲友,和睦乡邻。朋友不论穷富,亲戚不分近远,母亲总是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母亲这辈子,坚韧独立,任劳任怨,对上尊而有余,对下爱之有加。待人宽厚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