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9/1/18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1面积:***,:约占个体体重的16%3厚度:-4mm(除皮下组织),存在较大的个体、年龄和部位差异;;最厚达3-4mm;:组织学上属复层扁平上皮表皮主要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外胚层分化;黑素细胞——外胚层的神经嵴;朗格汉斯细胞——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基底层细胞:位于表皮最下层,是一列圆柱状细胞,长轴垂直,排列整齐,似栅栏状,胞浆嗜碱性,核卵圆形,含不等量黑色素。棘层细胞:多角形,4~8层,有棘突(桥粒)相互连接,细胞间隙内组织液流通,愈近表皮层愈扁平。颗粒层细胞:2~4层,扁平或梭形,胞浆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透明层细胞:扁平无核,仅2~3层,细胞界限不明显,HE染色切片内为无色透明。仅见于掌跖等部位的较厚表皮中角质层细胞: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蛋白角质层上部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于脱落。:基底层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电镜下可见黑素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征性黑素小体,。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1)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相互分离→表皮内水疱或大疱(2)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3)基底膜带: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皮肤附属器与真皮之间;血管周围基底膜带的概念和组成是什么?基底膜带(也称基底膜)是连接表皮与真皮的结缔组织,位于表皮与真皮交接处。在电镜下,基底膜可分为四层:⑴胞膜层:即基底细胞真皮侧的细胞膜,厚约8nm,有半桥粒结构。⑵透明层:位于基底细胞膜与致密板之间,厚约35~40nm的电子透明带,其中可见与半桥粒附着平行的厚约7~9nm的基底细胞致密板。⑶致密层:为厚约35~45nm的电子致密带,是真正的基底膜。⑷致密下层真皮真皮组成:(由浅入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1)胶原纤维(大多为Ⅰ型纤维);(2)网状纤维(Ⅲ型胶原);(3)弹力纤维(弹力蛋白和微原纤维);(4)基质(蛋白多糖);(5)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真皮树枝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嗜色素细胞等)四、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皮下脂肪层;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包括毛发和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甲。毛发与毛囊:毛发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为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称为毛球,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称为毛乳头,包含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为毛球提供营养。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组织学上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由漏斗部和峡部组成,下段由茎部和球部组成。皮脂腺: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短的导管组成。一般开口于毛囊上部。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小汗腺:属单曲管状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开口于汗孔。除唇红、包皮内侧、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