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红军长征 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红军长征 反思.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1/1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军长征 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军长征》教学反思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本课的讲授,引导学生们学****中国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本节课我们围绕“营造民主轻松和谐课堂气氛”课题进行,注重课前预****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学生自主学****教师提供学****网络。在展示这节课时,先看片段电影《长征》;第一小组的学生首先带领全班学生朗读《七律·长征》诗,问学生作者是谁?描写了什么事?因为学生们在以前就学过,所以非常熟悉。略加解释后,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会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学****的兴趣,启发思维。这样,电影《长征》和一首七律诗把师生共同带进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电影、诗歌的引用使这节课的教学气氛变的活跃,学生们积极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谐,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复****前边第一次围剿国民党10万人,共产党4万人,第二次围剿国民20万人,共产党3万人,第三次国民党30万共产党3万人,第四次围剿国民党50万共产党8万人,第五次围剿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反抗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攻的革命战争。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50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在我课前发的学案引导下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影片等。图片有“赤水河”、“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雕塑”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爬雪山”、“过草地”。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学生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学生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影片片段。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可以通过影片拉近学生与红军的距离,便于红军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另外第四小组学生搜集了一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拿出其中几个场境,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学生通过故事讲述,身临其境地体会红军当时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胜利来之不易。体会现在重走长征路及提倡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为了引导学生学****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同学分析课后动脑筋题目单独分析讨论,想加强学生对长征中艰难困苦的理解,这个题目是“长征途中,除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他们依靠什么克服了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的很激烈,回答也很全面,有的回答:“恶劣的自然环境,长征走的是世界上最艰险崎岖的地带,比如终年积雪的大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有的回答:“还缺少粮食,长征过程中还出现缺粮缺水的情况,红军很多时候都吃野菜,甚至出现吃皮带,喝马尿的情况”。还有的回答:“除了缺乏粮食,还缺乏其他的生活用品,比如说长征中,很多战士都是穿着草鞋走过的。过雪山的过程中,也出现棉衣不够的情况,很多战士被冻死”。……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我觉得学生对长征的艰苦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