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长发言稿:给予孩子成长的养分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荣幸的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此时的心情是紧张、忐忑……但如果能够因为我,给大家及孩子带来一点点的收获,我今天的班门弄斧也就值了。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是一个妈妈。今天我要说的第一个话题是: 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快乐学习;初中阶段的素质培养;高中阶段的脑力活动。今天就此机会,我给大家汇报下,在这几个不同的阶段,我做了些什么。、小学时期,配合学校养成了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养成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时,抓住了一切可以切入教育的契机——比如: 小学时期大量的阅读经典,丰富了儿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探讨人物、观点等,可以让孩子强化礼貌、谦让、照顾他人、欣赏他人等品质。和孩子出行,饭局,也会不适时机的聊到饭桌上的礼仪、走路的礼仪、赴约守时的定义、一诺千金的重要性等。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有担当、不推卸责任。背诵“三字经”的时候,(前部分是讲人性本质、物质的客观存在,中间部分讲历史,结尾部分励志)中间部分我给他画出一个历史进程图表,从夏朝到中华民国进行梳理。让儿子迷上了历史,为初中的历史学习铺垫了基础。 2、初中前期和进入初中,功课科目的大量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加大,帮助孩子慢慢走过那个纠结期,开始正常的初中生活。鼓励孩子参与学生工作,让孩子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不放弃美术学习和音乐欣赏,儿子的画画坚持了八年,最近几年没看到提高,甚至觉得他在下降,几欲放弃,但我还是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要他每周去画室一个晚上。直到近段才发现他画的东西很迷人的。欣赏交响音乐,是每年儿子的必须生活。我会带着儿子把我们自己打扮得优雅绅士的去到音乐会现场,他会穿西装,我穿长裙;整个过程我们都很安静、陶醉。体育运动和旅行,也是儿子的重头戏。小学开始,我选择旅行的目的地会偏重那些在语文课文里出现的地点,让孩子通过学习课文和到达实地进行内心冲突,不断成长。我写游记体会,慢慢也养成儿子这个习惯。上一个寒假,让孩子随着博才的团队去了美国冬令营,出发前,我给儿子提出几点硬性要求:(一)、多动嘴、多锻炼美式口语。(二)管理好自己的证件和财务。这是一个人具备出行的基本条件,不能丢三落四。(三)写旅行日志。可以是感悟也可以是随笔,还可以图文并茂。当他们团队回家时,我很喜欢听到这句话:这次旅行,就是徐广夏真正达到了游学的目的。说游戏,男孩子没有游戏的欲望,打死我都不相信。我主张有度、正确引导。我印象深刻的有个家长,儿子极度沉湎于网上游戏,家长就引导孩子进入附中的“蓝天作文网”,先是灌水、后是发表评论、再后来是自己发表写作,完全把孩子上网的兴趣纠正过来了。这个网站大家可以进去逛逛,里面也有我先生的佳作《永远的附中,永远的徐班》。我们把儿子的手机游戏全部删除,,游戏的主人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买航站楼、买飞机,然后运载乘客赚钱,再扩大……地图上的地名都英文的,学了地理地貌了。说数学,其实我不好意思在这里和大家谈经验,这里可是牛逼孩子的牛逼爸妈。说徐菀檠吧,她因为高一活动多耽误了很多的课程,导致数学一度艰难,高二开始,她做题并把问题记录,每周集中找老师解惑,这种方法让她快速进步,高考那年数学题很难的情况下获得137的高分。爱思考+肯勤奋=学好数学的通途。说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