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情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的话铿锵有力,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誓。这样的宣誓真提气! 治国理政,人心为本。于国家,是人心向背;于个人,是口碑官声。古往今来,人心向背这笔账,算的人不少,结果却是各异。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崇廉戒奢,所以有大唐“贞观之治”;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所以有弱晋“八王之乱”。郑板桥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所以虽失其位而民怀之;和说“升斗小民、不过尔尔”,贪渎弄权,所以虽位极人臣却恶名难消。这个道理,党中央和大部分党员看得很明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便贯穿始终。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用“靠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回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努力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这都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腐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在片中已给出了答案。应该说,大部分党员都能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但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专题片里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这样子的“公仆”,人民是绝不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对党和党员干部,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人心一旦失去便很难再挽回。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一连串“老虎”的落马,让人既提气,又警醒。提气的是,党是动真格的!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风气改善有目共睹,令人拍手称快;警醒的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决不能放松。正如片中所说,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不是一次选择就可一劳永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必须常抓不懈,“有腐必惩”,让人民看到党的决心和效果。人心向背这笔账,必须时时算,日日算,常算常新。唯有如此,才能增强人民对党的信心,才能担负起党的历史责任。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近日,央视综合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中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分别现身说法,主持人进行深度点评剖析。应该说他们曾经都是政坛叱咤风云的高官,却在自己的贪欲之下沦为阶下囚,“高墙里的高官”渴望自由追悔莫及的惨状着实令世人感叹,同时,也给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警醒,而警醒之后当如何作为,更值得反思。古人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锒铛入狱,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主要是平时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扭曲,意志退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务员职务犯罪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性,每一位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权力到底应该怎么用?将来身后应该留下什么?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让我们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让我们利用手中的全力谋取私人利益,这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