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康德的经验性品格和知性品格的学习心得-----《康德自由理论》按照康德的先验观念性模型,我们知道作为现象之经验是完全属于自然因果性,没有例外。有例外就是在经验之外的纯属于思想的东西,只要出现在人类经验中的都必然可以用自然因果性解释。那么自由处于何地??(事实与应该,不应是混淆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应该放在无法认识的物自体,那么人们所为就缺乏根基,只能观察到理性的事实)康德认为,出现之现象有其物自体的根据,而物自体是一无所知的,因为我们无法经验到(无法直观到物本身,人的直观总是有感性形式,有条件)。而人有感性与知性,作为认识现象之先天根据。而理性得出的自由理念是超出自然可经验的。理论上,我们无法知道自由。而只能从实践上自由事实设想本体自由。实践上,人们都认可有道德的行为。自然无法解释道德行为,纳入自然解释,道德就会成为虚无,而这是不允许的,所以经历虚无之后又有形而上再生,形而上学是不可终结的。经验性品格和知性品格相容,是这样理解的。即是。人即处于感性世界中,又处于知性世界中。作为现象一切属于自然,但在本体界作为第一因是自由因。自由选择后的结果出现在现象中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不过这自然的秩序是于自由因开始的秩序,但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打不到最终完善的结果。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构成的感性世界,理性与知性范畴构成的知性世界。自然之现象对应于感性与知性,而实践自由的事实则可知道先验理性之自由。(综合的同一性即统觉需要综合的意识(作为运动与结果)来显现)毫无疑问,经验现象的一切可用科学解释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神经学,总之就是一定可以解释的。心理的产生必定有身体的刺激,康德难道不知道物质时间在先吗?只不过他研究的就是心灵与灵魂,不是研究肉体的,所以主要用非物理术语,意思很明显的。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诚然,理性是做范导的限制性使用,这是对于知识的。但是到了第二个二律背反,已经不是对知识,而是对幻象的解决,经验是找不到根据的(不是事实的心灵外的存在,而是心灵内的价值的存在)。自由在理论中只是幻象。理性还有实践能力,即欲求能力,牵引人向往无条件,理性作为先验的能力本体的能力能运用于实践,多以必然会有作为出现的一面,所以有经验性的品格。现象是由于物自体刺激而成立,物自体具有经验性品格是因为人的感性与知性是人的先天认识能力,是对一切经验有效的,所以物自体只要出现就必然有经验性品格,除非不为人经验感知。经验心理学当然只是对于灵魂的自然描述,不是本体的描述,因为灵魂作为物自体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样一个空洞的理念。先验心理不可知,但是经验心理学可知。康德就是认为人有知性性格与经验性格,,但是确实超验的推理,无法实证的,存在也无妨。没有从实践自由到先验自由的推理,自由就消失了,没有根据。。。。,只是假设,因为现象之一切都是做自然解释,而由于道德行为的存在,才有了假设先验自由的需要。这是康德百般强调的。.....现象背后必有根据。。。。经验现象中一切都是受自然因果律统治,道德行为的事实尽管是事实,但是却是价值事实,现象中根本无法和自然因果抗衡,其根据自由只能于先验中寻找,有些行为是由于自由而作用于现象的,或者全部现象都是人自主自发产生,但是自由的程度不一样。。。。。。,自发性。先验上必然自由,但经验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