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端午日教学教案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欣赏品味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彩的场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实写和虚写相结合。初备统复备 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中秋 2、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3、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端午日》就选自《边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1、遇到不会读的字用笔划出2、概括一下本文介绍了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1、自由提问,正字正音正形蘸酒茶峒洞穴老鹳喊泅水 1、多音字好hào喜爱如:好事 hǎo跟坏相对形近字戍戌(xū)戊(wù) 2、 2、概括一下本文介绍了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3、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理由呢? (要求简洁表达就行,老师归纳:热闹,有趣等) 1、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怎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2、相互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来: 桨手----持、划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锣鼓手----敲打调理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3、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归纳:联想。两者相似点在: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作用是什么,归纳。(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4、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 侧面描写。归纳: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齐读,体味。 5、讨论:如果你参加赛龙舟的比赛,你觉得怎样才能胜利? 参考答案:要有团队意识、参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