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活动目标:1、吴地几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并学写导游词、广告语、倡议书和简单的调查报告,画画、绣花等,多角度多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形式:1、写导游词、广告语、倡议书和简单的调查报告。2、调查、访问,小组合作、全班交流。3、做做、画画、说说、唱唱。活动步骤:1、根据地理位置全班分成五小组进行实践活动,可游览名胜古迹,或调查访问,或查找资料、收集图片,做好小组活动记录。2、教师不定时地了解各小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当指导。3、两个月后各小组整理材料,进行摄影、绘画、写作作品展,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做成多媒体课件。4、上汇报课,交流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活动时间:1、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游览、调查访问、查找资料、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更多方面有关吴中的知识,(班主任、微机老师和小组长负责,占用一课时和课外时间)2、组织讨论,了解各组资料的收集情况,并进行汇总,最后讨论汇报形式。(中队长和班主任负责,利用课余时间及一节校本课)3、汇报活动。(班主任负责,利用班会课,一课时)活动过程:汇报课设计:一、教师激情导入。师生共同欣赏歌曲《太湖美》教师:一曲《太湖美》令多少人为之陶醉!太湖,又成为多少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太湖之美,世人皆知。而大自然对吴中特别厚爱,让我们拥有了太湖三分之二的水面,正所谓“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中。二、分小组汇报。小主持人:我们班同学都来自吴中区不同的风景区,从开学开始同学们或游览名胜古迹,或调查访问,或查找资料。有的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一组组美丽的镜头,有的用画笔描绘了家乡的美景,有的写出了一篇篇赞美家乡的散文。教室旁边陈列的这些作品就是同学们三个月来的收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各小组一起,走进吴中,尽情地欣赏我们的家乡吴中,了解家乡吴中。吴中风光:1、太湖风光。(图片八张)太湖烟波浩淼,气势磅礴。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有不同的景象。古人有诗云“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请大家欣赏图片,无风时,波光粼粼;有风时,石浪滚滚;有雾时,扑朔迷离;日出时,则满湖金鳞;月圆时,则流金万顷。如果大诗人苏轼来到太湖,那么千古传诵的诗句一定会变成“欲把太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过太湖,你是否也发出这样的感叹:曾经太湖难为水啊!2、宝带桥。(图片两张)人都说江南桥多,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现存最长的古石桥吧!宝带桥始建于唐代,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由此而得名。我们学校就坐落在宝带桥畔,所以我们有个令人骄傲的校名——宝带实验小学。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桥孔53个,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据说,八月十五时,宝带桥是赏月最佳处,每个桥孔都可以看到月亮。明年的八月十五,你一定要去看看哦!3、太湖大桥。(图片两张)看过了古桥,请跟我一起去看看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太湖大桥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桥东起胥口渔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经长沙、叶山两岛,由3座特大桥组成,全长4308米,181孔,桥面宽12米。桥体简捷明快,轻巧新颖,富有时代感。远看大桥,它长如龙,色如雪;晚上看太湖大桥,它通体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