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经济史.ppt

格式:ppt   大小:371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经济史.ppt

上传人:170486494 2019/1/21 文件大小:3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经济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讲中国古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一:地球历史大气候最近10亿年来地球气候经历3次大冰期(冰川显著、气候寒冷)及2次大间冰期(气候温暖)。第1次大冰期约距今6亿年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气候最冷,全球大部为冰川覆盖,我国中北部处处冰天雪地。约距今3~,地球进入长达3亿年的大间冰期,冰川后退,气候显著变暖。我国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树木四时繁茂,没有寒冷、干旱留下的痕迹;现代发现的大煤田就是佐证,因为今天煤田正是那时大森林。第2次大冰期约距今2~3亿年间,主要影响南半球,地质学家称之为“南半球冰期”。约距今200多万年至2亿年间,地球进入第2次间冰期,气候最为炎热而干旱。50~60°N的高纬地区海水温度高达32~34℃,比现代高出5~6℃。茂盛的植物及海洋生物,为恐龙提供丰富的食品,使之成为一统天下的庞然大物。但是到了后期,气候干燥,沙漠扩展,世界各地的恐龙神秘般地“失踪”了,处处留下了它们的墓地。距今200多万年前,伴随世界范围“造山运动”,地球进入第3次大冰期。这期间,地球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相继崛起;人类在“冰川”中诞生;地球大部冰天雪地,冰川面积相当于现代2~3倍。我国华北、大别山区及江西庐山等地都有冰川发展。距今最近一次亚冰期大约发生在1万—12万年间,我国云南大理市附近有冰川活动,故称大理亚冰期。大理亚冰期结束后,地球进入起伏变暖的冰后期气候,地球气候带便渐演化成类似今天格局。人类经历数百万年“冰川磨难”,终于步入发展快车道。距今7000年前“气候最佳期”,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一、历史气候及其变迁距今20亿—1万年间,主要是大冰期气候和大间冰期气候。冰期是历史上出现大规模冰川的时期。间冰期是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冰后期,延续至今,气候转暖,冰川大量融化,亚欧和北美大陆冰盖退出,海平面上升。不过,这一时期气候虽温暖,但仍有几次反复变化。蓝田人(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北京人(68-78万年前)及丁村人(距今10万年左右)、河套人(距今约7万年至14万年间)、山顶洞人()等都经历过冰期气候和亚间冰期气候。由于气候变化的波动性,在一个冰期内可鉴别出次一级的变化,相对寒冷的阶段冰川扩大,为亚冰期;相对温暖阶段冰川缩小,为亚间冰期。可将一个冰期划分为几个亚冰期或亚间冰期。距今7200—6000年,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距今8500—3000年左右,“仰韶温暖期”,亚热带北界线至北京。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动物众多,水源充足,黄土疏松肥沃。这种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孕育起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床。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直至夏商时代的文化遗迹,都发现有丰富农业遗存。冰后期中我国1万—5000年前气候变化情形:(1)自1万—9000年前左右,是大理亚冰期气候向现代气候逐步过渡、气温不断升高回暖的时期。(2)大约至8000年前后,气温大致升高、停留在历史上较为温暖的温度线上,其年平均气温大致高于现在2℃左右。(3)距今3000前后,其年平均气温大致一直维持在这一温暖时期的水平线上下。这也是现今能根据较丰富的考古资料分析、确立的我国文明史上的第一个温暖期。竺可桢和历史气候学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学家、教育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先后创建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认为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气候四起四落:①3000BC—1100BC:为“考古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是“气候最宜时期”,年均温比现在高出2℃,黄河流域植被、动物…前1100—1400年为“物候时期”。物候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1100BC—前8世纪中期即西周时期。“冬,江汉俱冻”。热带、亚热带动物消失。②前8世纪中期至公元初:黄河流域出现柑橘、梅树,渭川、河南有竹。战国时期,一年两熟。公元初至6世纪中叶:渤海、淮河冰,建康冰房,竹子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