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1/2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来到县地税局,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预防交通事故,保障生命安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持续多年上升,血的教训给家庭带来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和遗憾,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按照既定规则行驶,这是人们享有快速高效的汽车文明时,必须认真履行的基本职责。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有少数人无视法律法规的要求,驾车随意通行,不管有无驾照有无技术,也不管是否超速,更不考虑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公然在闹市飙车,与朋友相互追逐,更有甚者严重醉酒驾驶,明知自己控制能力和意识明显下降,却还听之任之,以致于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一次次地让公众胆战,让社会震惊。据权威统计,中国每年都有近10万人死于各类交通事故,伤者更是数字巨大。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场现代战争的伤亡人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人大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通过规范道路交通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护道路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交通安全如此重要,交通安全又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永做文明交通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今天,我就《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一些关于安全驾驶的问题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一、疲劳驾驶的危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引起驾驶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驾驶人的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反应迟钝、驾驶不灵活等驾驶疲劳现象,使得驾驶人出现判断能力下降、操作失误增加,当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当你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该迅速停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地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1、科学、合理的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2、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3、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好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休息,下车活动以下腰、腿,放松全身肌肉,预防驾驶疲劳。4、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5、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也可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或用双手以适当的力度拍打头部,疏通头部经络和血管,加快人体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精神兴奋。当然,以上方法只能是暂时的缓解疲劳驾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疲劳,唯有睡眠才是缓解疲劳和恢复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二、严禁超速驾驶追求刺激或许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从自身的体验,还是从电视上看汽车比赛,高速驾驶所带给人们的刺激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但如果日常开车也超速驾驶,那就为惨烈的车祸埋下了伏笔。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很多司机朋友喜欢“超速驾驶”,对其他车辆和行人漠然视之,这样的驾驶习惯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而且对个人和行人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统计,超速驾驶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超速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有些司机认为,超速驾驶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有意外情况出现,只要采取紧急刹车施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