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各位领导、同事们:上午好!本月炼焦工艺工作开展较为顺利,按计划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此,我对八月份具体工作简要的说说;一、加热制度值执行情况;①实际结焦时间:86小时完成焦炭产量:1090炉②机焦标准温度:1210℃实际温度:机侧1208℃焦侧1207℃③机焦烟道吸力控制:120pa实际烟道吸力控制:100-120pa④机焦煤气分管压力控制:750pa不得低于700pa⑤换向间隔操作时间:30分钟⑥看火孔压力控制在15--20pa。二、工艺指标完成情况:1#焦炉(7月)K横::::(8月)K横::::#焦炉(7月)K横::::(8月)K横::::::::、指标分析:①完成了1#、2#焦炉横排温度各一次;②完成了1#、2#焦炉炉头温度各二次;K横、K炉:根据长结焦时间下焦炉生产特点,结合本月炉头温度测量情况,采取增加炉头的供热量,中部9眼---20眼火道孔板中加入铁丝,确保炉头温度控制不低于950--1000℃,避免炉头砖受到激烈的温度冲击而损坏。以满足炉头火道不断增加的散热损失,来保证炭化室沿长向、高向加热均衡。K均、K安:由于长结焦时间下焦炉看火孔压力偏高(一般正常情况下保持0-5pa),而现在控制在15-20pa左右,加上长结焦时间下直行温度起伏较大,给三班调火测温、调节都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为保证炉温均衡稳定,避免低温低压和焦炭过火,以及局部高温的出现,大家依旧克服困难,严格执行焦炉热工技术规定。同时也存在测温与实际温度偏差大的现象,尤其夜班,原因视力上的误差;光学高温计不能做到每半年一次校正(目前所用光学高温计存在问题:指针不稳定、跳针、卡针及测量值与实际偏差大),建议拿出去重新校对。③测调了1#、2#焦炉蓄热室顶部吸力测调各一次;而看火孔压力控制在15--20pa,是为了避免斜道口烧熔、烟道“下火”和“短路”现象的发生。尤其是2#焦炉各项系数均好于往年,因为四月份我们解决了长达5年之久的问题。④完成了1#、2#焦炉小烟道温度各一次;小烟道温度:1#焦炉277℃最高400℃最低190℃2#焦炉287℃最高340℃最低160℃工艺要求小烟道温度不超过450℃不低于250℃,从测量结果看,蓄热室暂时无泄漏、下火现象。⑥焦炭质量:挥发份:::⑦炼焦耗热量:2333KJ/吨焦⑧完成了调火、热修和铁件修理ppt工艺培训资料。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调火班:为保证长结焦时间下炉温均衡稳定,每天对所负责焦炉各项温度、压力制度、工艺指标、煤气流量适时进行监督管理,加强了调火工日常看火工作,并根据每天的温度台帐、煤气压力及烟道吸力,对异常炉温现象,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做出调整。开始增加了测试焦饼中心温度、边火道温度、小烟道温度、蓄热室温度的次数,在测定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调整,有效的避免了因温度调节不及时而影响产品质量。每天通过观察燃烧室立火道燃烧情况,判断火焰燃烧是否正常,保证燃烧室立火道都处于最佳燃烧状态。由于长结焦时间,焦炉烟道吸力减少,燃烧室内的杂物不易带走,易沉